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1040918破紀錄單車記錄拉到147.24k,運動時間到6.3小時。

為著能比上週騎得更遠、騎得更久,本次提早了一個小時出發。
路線也變動,先往大稻埕,再到三峽。
帶著水壺和一些餅乾,一路經大稻埕、社子島、中途在圓山段的高速公路橋下補給,吃了餅乾和bcaa,一路騎了十多公里到南港端,再往後就要離開河堤到市區道路,為騎乘順暢,就不前進了,開始調返,不過這一段三公里的路有環東大道遮蔭,很涼爽,我就折返多騎了一趟。

距出發時間兩小時,我正式往回騎,已經在南港端又補給了一次,不過慢慢的又餓了起來,再經社子島騎到大稻埕時,就騎出河堤找到7-11,補了水蠻牛和飯糰一個。

回到永福橋往三峽騎時,速度可以到26-30k,且經常在28k以上,當時是想:「補給完體力恢復了」、「沒想到體力不錯,騎了4個多小時還可以有這種速度」,等到回程才知道,原來剛剛過來時是順風。
所以,最後的30k,在一個大逆風、體力開始不支、快回去了不想補給的種種不利因素之下,騎的真的是很辛苦,從永福橋過來三峽車道最終點,大約僅花了50分鐘,騎回去花了70分鐘。

不過終究是完成今天的磨練了,創下最高的147k,這距離可以騎到三義了。

今天比上次進步,有幾個指標:
1、均速較快(就像加入休息時間,也有到22.55k)
2、練完之後,經過進食與洗澡,我還能繼續工作到晚上九點。不巷上次真的攤掉。
3、屁股沒破皮、也不像上次那麼痛。(難怪有人說練車就是在練屁股)
所以有練長距離有差,目前一週練一次長距離,比賽前應該可以還有三次的練習。

今天也得到一些經驗
1、和跑馬一樣,過程中補給bcaa或許有效,今天有補一包,可能有是成績進步原因之一。
2、傳說中的「風阻」果然影響很大,今天深刻領會到,因應知道是逆風時善用休息把,隨時調整段速,以求踩踏順暢。
3、今天更能體會到踩踏頻率比大力踩高檔的重要性,現在低檔高轉速的速度已經不輸以往高檔硬撐了,可以膝蓋較不痛、大腿較不酸,可騎乘更久。
4、因為風阻影響太大,現在使用的車用包屆時要換成小一點的,且衣物要緊身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