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十分,結束了一些工作。開始往後操場移動,先慢慢跑了1k作為暖身。
在開始練習很久沒有的門檻跑,就是跑長距離的最高速,今天特地帶了心跳帶,想要看看自己跑步時感覺和科學數據的相關性。
第一公里速度最快,每圈跑在52秒多。
心跳數和第2圈差不多,都不到159。身體的感覺就是很自在,沒有壓力。
第2圈速度還是差不多保持在53秒。
第3公里就開始感覺到壓力,完成時間變成54秒,注意看心跳數,上升到160以上,所以心跳到達160,就是我感到吃力的時候。
第4k的速度又更慢了,每圈跑到55秒,心跳數也在161,和第3k差不多,表示吃力度差不多,但體能明顯開始衰退。
第5k勉強齁在55秒一圈,但心跳數已經上升到164。
第6-和7k,速度大幅滑落,一圈只能跑在58秒多,心跳數在162,表示我是在盡力跑,但此時就是只能跑到這個速度。
第8-9k,速度又下降到接近一圈59秒,心跳數還是維持162,這是我的門檻,但在這門檻下,我的速度就是如此,隨著距離拉長而下降。
第10k。已經到59秒多了,心跳數162,仍在勉力,但力不足。
最後的第11k,速度有拉快,平均一圈回到57秒多,最後的400m衝刺,我注意到我的心跳數到達170。不過前六百沒力,有跑得比較慢,所以平均心跳數還是在162。
11k完成時間,比對往日記錄,這是很差的成績,已經很久沒練這種門檻跑了,速度變慢可以理解。
整體平均心跳數
最快心跳數
最低心跳數,應該是賽前暖身或賽後緩和跑的時候
有消耗這麼多卡路里嗎?應該只有500多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