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1030531海山馬拉松,第27馬,4 小時18分18秒完成,平地馬歷年第二差。兩年來第一次跑出四小時之外。全體93名。

賽前就知道這次不會好過,一方面天氣熱,一方面已經好久沒有跑長程,上次跑21K以上是1個半月前的三重半馬。

果然最後居然跑出了4小時18分多的成績,算是27馬以來第3差,比初馬還差,僅贏過參賽第一次的2011雙溪馬(天熱又爬坡)和2010年的富邦馬(天熱又沒練)。我也很久沒有跑出四小時之外,扣掉年初爬坡的雙溪馬,上次2年多前的國道馬,一樣是大熱天,但也跑出4小時14分。

所以天熱是一項因素,沒練太多也是因素,但最主要的應該是一開始就沒想要跑多好的心態。

早上四點就被鬧鐘吵醒,四點四十分開始騎車往浮洲橋,路很遠,但上次騎自行車探勘過,知道停車不太便利,就決定騎車,沒下雨還好,只是中永和的路真是不是開玩笑的令人迷惑,藉著google map終於於5點半到達溪洲橋,一開始覺得人好少,我換裝完畢,上廁所還不用排隊,後來才知,比賽時間是六點半不是原先以為的六點,所以我就有一堆的熱身時間。

六點半準時開跑,前14公里往中正橋的路段,跑得還算順暢,74分鐘完成,先前大致有練到10K左右,回程就開始苦了,大約在18K就覺得疲累,雖然淡淡的,但我知道這疲累終究會累積放大到足以摧毀意志。

甚至大約24K就隱約起了是不是要在浮洲橋處棄械投降,放棄參賽直接回家的念頭,所幸理智還算強大,通過出發點的浮洲橋(82分鐘),我補給後,走了100多公尺,還是跑了起來。大約30多公里,開始覺得迴光返照,有能力跑動,不過速度當然是慢了,到第二折返點的三峽某橋,我花了52分鐘,最後一趟回到終點,卻只花了48分鐘,大概是因為全程用跑的,不像過來時有走一百公尺。

今天其實運氣還算好,雖然天氣悶熱,但至少沒甚麼太陽,路上的補給也很充分,我只有一站沒補給,其他都喝了許多水和運動飲料,每站也都吃了西瓜,甚至感謝土城慢跑和某單位的私人補給,喝了啤酒、豆漿、沙士等,這樣喝居然肚子不會脹,流汗太多了。

浮洲橋有提供冰塊,我把它包一包放在頭上,希望能直接影響中樞,讓它誤以為身體不熱,進而提高我的意志力,最後一段回程路上,有一位熱心跑友,熱情的提供我一些冰塊,我沒有塑膠袋,就乾脆直接放到褲檔裡頭,希望直接影響最核心部位,同樣的希望提高意志力。


終於回到終點了





這應該是我跑過最熱的一場了,跑完進終點的照片顯示,我一副笑臉,不同於以往的衝刺痛苦面相。原因是我根本無法衝刺,也是我高興於覺得苦難要結束了。

不管成績如何,我的第27馬是到手了,其實也不需不高興,原本我就設定這是一場練習,一場LSD鍛鍊,也順利完成了,甚至附加了耐高溫訓練。不過腳上長了不少水泡,其中一個在比賽時就破了,當時我有感覺到。回家後,左腳水泡爆破點可能細菌侵入過多,一度痛到無法走路,尤其是周日晚間,一直到現在周二(6/3),好一些了。只是暫時無法跑步,就先休養兩天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