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游泳池已經開放可以游到六點半,照往年我一定會一週抽空去游一次,不過下週全馬賽在即,為了要累積跑量,這兩天都捨游泳去跑步了。
昨天幫學生加課到五點,之後就去跑,由於前天剛跑完21k,加上已經有點晚,最後含熱身只跑6k。
今天四點半就可上去跑,但今天另外有兩個附帶工作,一是要測試心跳帶的使用,再來是要和新買的跑鞋建立友好關係。
所以今天不求快,熱身一k之後開始以每公里四分35-40秒的速度跑,跑到7k時腳底有些痛,跑到近9k,疼痛越來越明顯,三、四年前穿新鞋跑到腳傷的經驗還在,於是就此收兵,沒有練到原先計畫的12k。
至於心跳帶,我現在覺得沒必要,因為只要每圈的速度固定,心跳的次數大約就固定,不過可以反映出疲累感,一開始很輕鬆跑4'35''速度時,心跳約145下,後來費力才能跑進4'40''時,心跳已到155,所以心跳律和速度及疲勞有關。
我也注意到剛開始運動時,心跳會立刻飆高到180下,即使是熱身,不過沒多久就會降到既定頻率,就是和速度、疲勞相關。
雖然心跳帶沒有辦法立即協助訓練,不過也藉此讓我觀察到身體狀況和運動量關係,若有機會還是要帶上,尤其是跑操場,有固定量測距離時可做速度的比對。至於跑野外,或與帶個一、兩次,同樣觀察LSD訓練時的心跳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