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起床時,一起身身體關節劈啪作響。
今早起床卻沒這種情形,而且起身離床時,以往腰會酸得不易起來,今天卻輕易起身。
我再次覺得昨天的關節操、柔軟度,尤其髖關節鬆開的訓練對這個年齡的我,可能比跑馬拉松更有幫助,以後每天都要抽空做,或多或少。
髖關節的訓練,其實也要用到不少核心肌群,臀大肌、臀中肌等也練不少,這對我的髖關節絞鍊的穩固有很大幫助。
早上六點多,送姊去游泳後,就開始熱身準備今天的練習。
今日課表是
暖身10分鐘
原地跑2分鐘+配速I區15分鐘。兩次
收操7分鐘。
大概是手錶沒設定好,進入配速I區十,一直震動提醒我,包括速度在我的I區範圍內。
停下來檢視後,果然,配速I區的時間沒有改到,上次改的,沒有上傳成功。
重來一次,不過手錶沒辦法改,於是就忽略手錶提醒音,按照自己應有的配速來走。
今日心得
一、原地跑後,再啟動,無論跑頻和跑幅有上升不少。猜測原因是原地跑有助於減少觸地時間,因此增加了跑頻。原地跑使用的肌肉有可能提升跑幅的表現。當然也可能是休息了一下,使得第二趟跑得較快。
二、即使是夏天,不過不悶濕的情況下,即使太陽很大,但在陰影處還是很好跑。感謝自己去年買了這間房子,旁邊河堤剛好有一段長約1.5KM,一直到十點多都還能不曬到太陽。練習的時間可有更多選擇,不用等夜間。
三、現在的三步一呼吸的跑頻,居然是510左右的速度,以往可是450內,看看這套科學訓練,到何時可以提升回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