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0929感冒算痊癒了,新一波的開始練習

 根據網誌記錄史,上次的感冒已是兩年前(一年半前是新冠肺炎確診),已經忘記感冒可以如此不舒服。

繼週日的不舒服後,週一也全身乏力。一早就先請了早上課的假,在家裡休息。

真的是休息,去客廳坐一下,就睡倒在沙發上,回房間念點書,就近又睡到床上。一整個白天幾乎都在睡覺。晚上也早早入睡。這種情況很像是當年生大病那次,也是一直睡覺。

也洗了好幾次溫水澡,發現洗完身體會很舒適,應該是血液循環問題吧。

週二本來就沒有課,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不過大概是因為週一徹底的補眠,免疫力提升,身體已快恢復,所以和昨天相反,完全睡不著。

但事實上身體還是虛虛的,沒辦法進行週二固定的游泳,早上就先去圖書館念書,傍晚還去邱老師家聚會,一整天是都沒有什麼呼吸道症狀,就只是精神沒有正常狀態好。

邱老師和師丈都已退休,另兩位是碩博士班的同學,現在都在國北教育大學服務。退休生活需要調適,我用大學求學來進行,邱老師還有些業務在忙,師丈好像太清閒了,所以我立馬推薦了壯遊活動,剛好輕艇進階有餘額跑出來(應該是因為在連假期間)師丈也趕緊報名。

週二晚上睡眠很糟糕,一直覺得有尿意而起床尿尿,我想是因為之前吃PDE5抑制劑一陣子,趙幾天感冒停藥,使得平滑肌反而過度緊繃而使膀胱縮小所致吧,從藥理學的知識可以得到這一推論,當然晚上在老師家喝了茶,自己出發前也喝了咖啡,這也可能是導致睡眠不佳的兇手。

週三早上看牙齒,左後最後一顆牙,終於保不住,醫生不再像去年給我再用一陣子看看的選項,直接說要拔,因為牙根早已斷裂,牙周病因此容易發生。今天先把牙齦膿包處理掉,中秋節過後來拔。
牙齒處理好,麻藥未退,肚子很餓。吃午餐喝湯,湯會從麻藥那邊嘴唇流出,刷牙時也是,這應該算是中風體驗課程。下午有一節課,上完就回家。因為妹也被我傳染,發高燒在家歇息。
可以確定是A流感,傳染力和病徵都很強。

週四教師節,體能基本恢復,雖然應該還不能跑步,八點就有課,下到下午五點。

週五中秋節,因為大家都生病,今年就不安排烤肉了。早上念點書,晚上應該會開始運動了,今天會又要開始新一波的練習,又只能慢速中距離了。不過河堤烤肉人應該很多,要找合適路線。




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0923跑16k,連跑兩天。晚上感冒加重

 週五就略略喉嚨癢,大概感冒了。最近在大學,感冒肆虐,包括在高雄的女兒也A流。上週三、四上課時,附近座位的同學也咳得很嚴重,當時就想是不是要戴口罩,也想會不會是老病毒,我們年紀大的早年得過,現在不會中,這兩年戴口罩的新一代未接觸老病毒才會得。

結果自己也中了,週五狀況還不錯,晚上跑12k,精神還不錯。週六白天喉嚨卻漸癢,心想應該是中了,但還是出去跑跑,想利用運動促進血流來增加免疫。

設定要跑15k以上,起跑時感覺和昨天差不多,速度也差不多,最後完成16k。速度543比昨天略慢,應該是13k起(剛好是昨天12k外的世界)肚子餓,血糖低影響。少了最後數百公尺的衝刺,也降低了均速。

前十K維持在540左右,這是目前在河堤的巡航速度,應該也是目前的乳酸門檻速度。這次注意到光復橋下有路邊飲水機,以前應該也有看過,不過最近跑步流汗很多,身體保水能力較差,沒辦法像早年跑半馬時不需補水。所以後段表現也降低。比賽時可以有補給站,平常自己練習就得自行安排補給點,至少要有水,所以光復橋下的飲水機是很重要的訊息,之後練到20k以上時,一定會需要。

13k起感到肚餓,第14-15k就跑不進6分內,最後1K當然照慣例加速一點但也進不去四分速。

現在是週日,早上起床就覺得四肢疲累,不斷打噴嚏、流鼻水,感冒明顯加重了,倒是沒有發燒,昨天運動提升免疫力的想作法失敗。或許過操,免疫能力下降。今天有可能是感冒症狀高峰期,晚上應該會休息一天。
明天課很多,不過早上有可能視情況請病假一次,不然在班上一直咳嗽,又會散播病菌。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0922跑12k

 週三(0920)因為昨天太操,早上游泳、晚上羽球,而且都很拼命,所以體能需要復原,休息一天。

中午請最後一屆代的學生吃飯,我的生物小老師,原本念科大的護理系,轉學考到馬偕,來他家附近的北醫修課。看他十分滿意能到大學上課,也為他高興。

0921週四課多,早上雖然不用到校(隔週上),然而有許多線上學習的內容,畢竟已正式開學,我又有31個學分,所以乖乖唸書。

騎ubike上下學


0922(五)今天去看報告,驗血結果,其實我的睪固酮是正常的,那這樣的話,應該是自然老化和練習不足,造成的運動表現衰退。所以暫時不用補充激素了,免得把身體更弄糟。各項數據都顯示我的身體狀況在健康標準內,畢竟有運動有差。

我想我應該不需去回想以往可以用41分跑完10k的日子,再選擇一個適合目標就好,例如台北馬要340,均速就是5分12分每公里。那平常練習時,長程每k5分速為目標來訓練就好,

想回到過往的成績,以現在的老化身體和生活,並不太可能,勉強要求自己,只會讓精神受挫,進而影響心態甚至運動的持久度。

轉個信念,過五十歲老鐵人與歲月奮戰的新篇章。

早上上完課,傍晚五點多,出發跑步,這麼晚出發是因為太陽很大,很熱,不過太陽下山後,馬上就不悶熱了,典型的秋天。

因為一陣子沒跑,今天先回到基礎體力練習,跑12k



最後五百公尺,有加速。


中間有到古亭拉單槓,左手肘受傷處仍未回復,今天拉到十下就拉不了。這個部分做伏地挺身沒問題,但拉單槓會痛。是哪一個肌肉呢?得空來查一下。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0918課多,唸書。0919游泳加羽球

 週一的課很多,要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七點。

下午雖然有時會線上授課,但也走不掉,只得在圖書關待一個下午,坐得腰痠。

當初排課時。剛好週二完全沒課,這頗重要,可少去一趟學校,也可有彈性緩和節奏。

早上念一點微免後去游泳。本來有在想跑步,看天氣來決定,結果太陽太大,那游泳較適合。


今天隔壁水道沒有類似速度者,少了競爭,百公尺速度將到211,比昨天少兩秒,但確實比之前的217-220進步一些了。
兩趟打水各一百公尺,第一趟折返途中還有休息,結果還比第二趟差,應該是姿勢問題。
再來兩趟50M仰式打水,速度比捷式打水慢多了.

最後,進行混合四式,成績再回到兩分內,越來越回到幾年前狀態。

下午念點書後,煮了晚餐,就到體育館。
今日要進行羽球初階練習。六點開始。
稍微講解後,便開始各種熱身。之前各項運動有都有熱身,每次姿勢都不太相同,各有創意,我想只要記得有哪些肌肉要活動開,再運用所學習到的各種招式,只要符合需求,不一定要整套搬來。
今天課程很有收穫,包括握拍法、高遠球擊球點、平推。最重要的是學會切球,終於知道原來切球是要迴避球頭,擦到羽毛。
羽球不是沒打過,但沒有正式學過,都是亂打。今天算是建立了觀念,要純熟,還是要多練。

各種操練到七點半,其實已經累了。畢竟早上有游泳。當時想要是按課表打到十點,能撐到最後嗎?
不過最終只打到九點便結束。
今天收穫真的不錯,可惜之後只剩下滾球以及時間不允許的足球可以報名。

教練是奧運國手、亞運銅牌許仁豪老師。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0916五分速跑不動。0917輕艇體驗

 0916(六)

早上到北一女參加妹的家長會,各科教師來班說明時差點睡著,也難免想到過去三十年的教學生涯。

儀隊在中午大太陽下進行站立訓練,對他們的忍耐力感到讚許,現代年輕人願意接受這種訓練的不多。我們以前學生朝會、當兵時的集合,也是在大太陽下的操場立正站好。


下午三點多到台大練跑,沒曬到太陽的話,溫度就還好,今天雲也較多。

跑到台大的目的是想要練練看五分等速跑,以往是在師大分部操場練習此項課程,最近分部操場整修,就跑到稍遠的台大。

從垃圾場慢跑到台大操場,接近三公里。

操場上頗多人練習,也有一跑團在練,五年前我也曾參加跑團來此練習,就是後來生大病那一年。病後已復原,但最近一年體能明顯衰退,比當時病後更慘,真感概。

今天五分速開跑後,居然撐了兩公里,就受不了,停下來走一陣,再跑一趟三公里。想當年五分速甚至440速是我的輕鬆巡航速度,而今已變成無氧跑步了。

檢討起來,其實也不是不能連續撐六公里,只是最近自己缺一個以往硬吃苦的耐力,耐受力不佳,這是否與雄性激素衰退有關?還是訓練量不足加上老化影響。

這都要等持續的練習後才能確定。



0917(日)

一大早起床,要到微風運河進行輕艇體驗,這是世界壯年運動會前的體驗課程,免費。

好久沒來了,以前在此比過三鐵113,第一次失溫,第二次六小時完成。也有多次馬拉松路線經過此,包括印象最深刻的觀音山全馬。

輕艇在二十多年前的救生員訓練中應該玩過。


下水練習時間不少
先在路上訓練槳法

今天人頗多

結訓團體照


輕艇過小,體重如我74kg者容易翻船

翻船後上岸,要把艇內水盡量清掉



還完了輕艇水球比賽,我有機會射門兩次,一次太遠,射出後自己也翻船,一次接獲隊友妙傳,也沒人守,就在球門下方不遠處,居然擦筐而出。可惜。但第一次體驗,這樣就很好玩了。

教練很認真,上了足足四小時,因為感覺學了不少,回家後又追加報名了橄欖球。
各種研究都指出,要多體驗新事物,才可避免或延緩之後老人失智症的發生

還遇到萬芳以前的學生,今天在營隊打工幫忙,目前也在國小代課,以前曾是高中和成人的合球國手,拿過是世界杯亞軍。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0915攀岩初體驗

 0914(四)今日課非常多,從早上第一節到晚上八點。雖然有些是線上課或隔週開課,但開學第一週的今天全開,晚上六到八點的課雖不用實體,但也要同步遠距。

所以忙一整天,當然沒空運動。

0915(五)

早上把小摺整理一下,今天要測試騎小折去上課。結果:車子好騎很順,比ubike好太多,且樓下ubike今天也沒有空車,所以去程方便。但因為不能進校園,進北醫前要先包進車袋,再扛著15kg車袋上三樓,教室內是有空間可放。

結論:進出北醫頗不方便,其他雖不錯,不過應該不會再騎小折上學。

下午本來想去台大操場練穩定五分整速,看能跑多遠,根據以往經驗,跑季第一次練應該可以跑到6k。

但在學校時,同學邀約去攀岩,因為沒正式爬過要掛安全繩的岩場,於是變更計畫來去玩玩。

費用看似不貴,350元可玩一整個下午。要另花200元租鞋和安全腰腿套(?)

在場地的訓練員指導過後,便開始上場,最後戰果是三個9號難度過關兩個,其他10號難度都沒過關。

主要原因在手指力道不足(畢竟年紀已經54,而這些小肌肉平時沒練,也是最早退化的一塊),到後面沒法抓握,也因如此三點半左右便出場,實際僅玩了一個半小時,這樣就顯得費用有點貴。




但整體而言是好玩的,下次可再來玩玩,只是要先把手指力量再加強一下,可以玩久一點。

這邊其實也有槓鈴等重訓設施,只是一已經沒力、二時間不夠,還去一趟costco採購晚餐食材。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0910速度練習失敗。0912游泳進步很大,回到應有水準。國考成績正式公佈

 

這次錄取率居然只有29.33%,應該是近年暑假考最低的一次。十人只有三人過,不容易啊。這是用實際到考人數當分母來算出。

我果然成為五十歲以上(也是46歲以上)唯一考過的一人。40歲以上也只有兩人考過。

46歲以上,一共有26人到場考試。若算40歲以上,有62人考,只有兩人過。這種記憶性考試,的確年紀越大越不利。



名字列在第二頁,第180名。

週六休息一天,週日白天也休息。一休息下去反而精神不濟,所以晚上九點多在哈欠連連之下,出發練個速度。

一開始還不錯,都在120m左右。但跑到第六或七趟的30秒,突然覺得心臟不太舒服,整個速度大降,而且也想上大號,當機立斷,就此打住。本來這麼晚練速度,並不是好時間,腎上激素分泌太多會睡不著。

那為什麼不去跑有氧長跑呢?一方面時間不夠,一方面醫生的建議還在我心中。

0911週一開學,課上到晚上七點,回到家超想睡,十一點半就上床睡著,沒運動。

0912週二沒課,我特地安排一天不用到校,可以閱讀遠距科教學內容,也可運動。今天是選擇游泳,雖然早晚算涼爽,但十點之後太陽很大,也頗熱,暫時不去跑步。

果然改善姿勢後,速度回升。終於回到2分08秒,這個數字很重要,代表50m可在64秒完成。也是大安泳池快速水道65秒的標準內。終於回來了,有游有差

今天的100M混合也回來了,回到2分內,是之前標準速度。主要應該是仰式速度提升,會提升,則是因為今天有練打水(上次去家樂福買了浮板),連帶使得第三段的蛙式也順暢些。

捷式只有一公里,原因是想練打水,200M,沒有記錄時間,因為手錶是靠手部滑動來記錄,打水時,手部沒有擺動,手錶偵測不出,無法顯示距離(如上圖下方)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0908跑19k,再操爆身體。醫生說暫停馬拉松運動。最近都當盤子。

昨天開始有進入秋天之感,沒有之前那麼酷熱,開始有一點涼意。這應該不算真正進入秋季,只是最近雲層較厚,又下點小雨造成。

天氣算是適合跑步,原本設定跑21k,來回中正和北新橋路線兩趟。最後完成19k,均速在534,沒有原先預想的530內,不過跑得確實有操練到。還是渾身大汗。

這534的配速其實有點澎風,第11k,12k有回家補給喝運動飲料,休息了有五分鐘,這時間手錶是按掉的。

只是覺得最近練習,流汗比以往多很多,跑完都是全身濕透,以前天氣涼時,應該沒這麼多汗吧。



第一K暖身,之後十K都跑進530內,算是前幾次練習後的實力累積。雖然還上不了檯面。

11,12K跑出河堤,回家補給,過馬路時速度放慢,所以均速來到六字頭。休息後速度再回到540左右,這時已經有點疲累,無法堅持在530內。

最近因為有男性更年期困擾,睪固酮可能過低,其實早就和這敵人在奮戰中,也和好友仁輝醫師討論過。它伴隨著攝護腺、老花眼一起先後出現,這一、兩年開始注意到他。8月開始頗嚴重。
趁開學前,到診所看看。
醫師原本想好好看我健保卡內的病歷,結果很驚訝我很少看醫生。應該有許多人伴隨有慢性病吧。
診療過程和我想像不同,本來以為醫生會積極檢視我是否適合補充賀爾蒙,因為有攝護腺肥大或PSA過高者不能施用。
結果醫生還是賺錢為主,是有做驗血來確定賀爾蒙是否過低,但這要兩週才能看到報告。
但主要還是要我買自費藥,其實除了PDE5抑制劑(給的是5mg犀利士)外,另兩罐都是保健食品,要買保健食品,我在線上購物或藥局買就好了,還更便宜。

但因為一開始不知他要給我什麼,所以就花了4800元自費買下。還不能刷卡,只能手機轉帳。

要賺這種錢,只能轉一次,下次看報告時,如果還不給補充賀爾蒙,以後我就不會再過去了。

自己也是未來的藥師,要買到這些藥品、賀爾蒙,不是難事。我只是要確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施用,早知道就去萬芳醫院看診,至少不會亂推銷。

不過醫師有個建議可列入考量,他建議我暫停跑馬拉松,說有研究顯示這反而會降低睪固酮。以個人經驗,是有此可能,尤其跑那種痛苦馬拉松時,酷熱、補給不足、高低海拔差距大,有元氣大傷感,要好幾天恢復,這應該是有傷到。不過,也不能盡信,因為有時做爆發力運動,如重訓、速度訓練,反而當天或隔天會興致勃勃。這點我也有跟醫生討論,他的說法是,如果本身濃度夠,運動可以促進,好上加好,但若本身濃度已低,過量運動會把「電池」消耗殆盡。

可能有氧運動太大量的確會傷到吧。而這週是我的體能建立週,也確實運動量頗大,或許真的造成濃度過低了。

剛好明天會休息,再加上自費補給品的使用,觀察看看狀況如何。

昨天到貨的氣炸鍋算好用,但當天馬上發現全聯特惠,一個只要2280,足足比我買的少600。
如果晚一天動念要買,就可用七折價買到。
加上上月馬來西亞小車禍、今日的保健食品,我覺得我最近都被當盤子在踩。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0907連續操練數天,游泳也進步了。氣炸鍋到貨

買了老婆吵了許久想要買的氣炸鍋,做為結婚20週年禮物



昨天跑完15k,也是耗盡元神,午飯前就小睡了一番,下午又睡,晚上還提早到十一點半就睡。這樣算是有操練到。照鏡子也發現肌肉變精實,雖然體重不變。

 據說最近有午後雷陣雨,那就不能下午游泳,不然社區的露天泳池會關閉。所以早上十點多就去泳池報到
整個訓練和前天一樣。
先是蛙式暖身
再來1200M捷式,今天有特別注重泳姿,手推水動作確實有壓到腰部位置。果然速度大幅提升

速度上回到210,是幾年前的水準,也沒喘,若在大安有競爭對手的話,速度應可再上去。
這樣練法是對的,之前輕鬆游到2k,但姿勢跑掉,心肺和肌肉也沒提升,不算有練。
抓住姿勢,紮實有力的1k-1.5k,才是有氧最佳練法。
當然還要搭配速度練習
扣除緩衝蛙式不談。
又多游了25蝶式(今天速度比前天慢,腿部打水動作沒做好吧)
以及100M混合,今天比上次進步五秒,逐漸逼近前幾年的150-201左右,相信再練幾次是可以做到。

所以,身體老化的確存在,但先前心態老化才是最近體能退步主因。

下週雖然開學,但這學期已經沒有國考壓力,我一樣可抽空進行有效的體能鍛鍊。重點在有效,輕鬆跑之類的就算了。
勿忘:痛苦是成長的開始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0906一早跑15k,汗流浹背有夠疲累。痛苦是成長的開始,逃避是衰弱的起始

結婚二十週年大餐,選在家附近的黑米。大家工作都忙,沒辦法跑遠

點了客牛排,所以也點紅酒。

墨魚飯,吃得嘴巴黑。蛋黃麵。
味道都不錯


 

對前天的LSD失利,一直耿耿於懷。

昨天為了復原,去游了泳。

今天就一定要練了,但沒辦法跑前天路線,太陽頗大,就設定在寶藏巖國手之道(其實就是我家旁河堤)來回跑,這裡有高架橋遮陽,至少可以到十一點。

跑之前,就設定至少15k,最終有發奮達成。


第一K暖身,之後速度維持得還可以,現在開始要求認真跑,不要像之前純粹是跑精神。所以有去感受呼吸節奏,搭配步伐。
雖然跑在陰涼處,但汗流得超多,連襪子都濕了,終於忍不住8K多久跑回家喝水,這也是原先設定的補給方式,若把水瓶拿到跑道旁,很有可能會被視為廢棄物而被回收,這點跑者都有經驗,而且回家還可以喝到冰箱剛出的冰涼水。
也因此帳面上顯示第9k表現不佳。將近七分速。


喝完水後,回復活力,後面幾公里基本上能在540左右完成。

能夠用這個速度,也是我刻意要求,這要發揮意志力了。其實除了這兩年,以前練跑也都這樣要求自己,正是所謂的:「痛苦是成長的開始」,今天跑15k會痛苦,明天跑到16k才會痛苦,會進步。這兩年剛好相反,常常讓自己心態鬆懈,想說這樣那樣就好,難怪實力一退再退。正是「逃避是衰弱的起始」最佳寫照。

今日是結婚20週年紀念,晚上要大餐慶祝。原本是想安排結婚當天的圓山大飯店住宿一晚或用餐,但老婆今年新接組長,做得興致盎然,不願意請假。那好吧,這樣看起來,說服他當組長,搞不好是最佳週年紀念禮物。他從此生活有了重心、作息睡眠也正常不少。


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開學前一週,體能建立週

 昨天半馬跑到天崩地裂後,經過下午和晚間的休息,倒是回復一大半,今天0905除了腿部肌肉有點僵硬外,精神活力都在。

本來一不做二不休,打算再來跑個半馬,徹底操爆身體,置之死地而後生。

但畢竟年紀不比當年,這樣弄下去有受傷風險

所以後來決定改成游泳


除了基本的蛙式暖身外。

今天捷式有稍微調一下姿勢,也只游1200M,雖然速度只有218,但若該趟注意姿勢,則只需13次划手便可25公尺。有回到昔日感覺,今天因為腿部較沒力,所以還可以容忍這個速度。

接下來,蝶式,上次的記憶是游不完50m(在大安),且事後腰會痛。

今天除了單趟25m順利完成,也完成久違的100m混合四式,雖然成績只有210,比先前慢了10秒。但總之可以完成,沒有想像中的弱,老化影響因素沒那麼大,應該真的是這半年荒廢太多。

所以趁這週有空,決定好好的操練一番,定調為體能建立期。

還有三個工作天,

計畫游泳再一次(速度、力量為主,不追求有氧長距離,參考今日課表)

長跑一次(昨日同樣的路線,雪恥之旅)

速度一次(至少30秒強化短間歇表現要以上次好)

把老態的身體和精神徹底驅離。還不到那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