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人生新變化。˙7/26小跑步7/28重訓

 7/25週一

因為昨天跳繩,雖然昨晚有用按摩球按摩腳底,但還是有足底筋膜疼痛現象,腓腸肌因為充分的鍛鍊,也有疼痛感.今日休息一天.

7/26週二

禮拜四的考試大致上已準備妥當,我也不是要拿高分拿獎學金,能安全過關就好,在此前提下,唸起來較沒壓力.但也算準備得差不多了.另外一個點是,明天要公佈宓姐分科考試成績了,攸關他未來的人生,至少是明年一整年的生活,所以心情開始緊張起來,唸書也不太專心.

晚上就不念了,八點,小跑步到costco,快速買了一些食材零食,本想騎ubike回家,但完全空台,改搭捷運,時間上和騎車應該差不多.但就少運動些了.

7/27週三

今天九點要公佈成績,早上一早起來也唸不下去,就先散步倒垃圾、買雜物,八點半就回去準備看結果.宓姐還在睡,但後來得知他其實很早就醒來,只是躺著不起床,想東想西準備接受現實.

這次不敢抱太大期望,原因是上次學測被數學考倒,連帶影響心情其他考科也考不好,結果大約只能填選到台大護理系.當時,做爸爸的我也很難過,比我自己去年差兩分插班考沒上北藥還難過十倍.

不過在鐵人和馬拉松磨鍊出來的我們,有著客家人硬頸精神,我跟姐說,眼淚擦一擦就站起來繼續努力(據媽媽說,在學校第一節課收到學測成績單時,姊哭翻一整天,明明學業成績在班上總排第六,學測成績在班上卻是倒數)

就叫姊姊立即放棄學測申請第二階段,不用去管審查資料、口試等繁瑣浪費時間的複試需求,直接開念分科測驗.

也開始注意到歷年學測的簡易傾向,導致學生對難題失去能力和準備.於是就此開始練難題,以準備分科可能也出現難題的挑戰.甚至連國中的妹妹,從今年二月開始,我便要他做資優數學題目.算是提早四年準備.

三月一日成績公布隔天到七月初,整整四個月多,姊姊也頗爭氣、吃苦的在外頭(國圖或學校)從早唸書到晚.大概只休息畢業典禮那一天.

畢典後最後的一個月,他也參加了補習班的自修課,這自修班要繳一萬元學費,不過除了提供自習教室外,最大特點是早上有考試.考題也出得超難,正符合我們需求.

我也盡我能力,幫他指導和規劃生物和化學的準備,解答他的疑問.其實從他問的問題,我可瞭解到她的生物和化學應該算是在高中生中前茅者.每次文組出身的媽媽,擔心的問說他的成績到底如何呢?(媽媽的心態倒也不是要宓姐有多高分,而是擔心他應付不了三類組的課業競爭)我都回答生物、化學應該不錯,但不知物理、數學唸得如何,生物專業的我,久沒碰物、數這兩科,也看不出他的程度.能夠佐參的資訊是,他數學學測考爆.但萬一數學物理不理想,可靠生化兩科拉抬.畢竟這不是學測,而是分科測驗.

有機會一起晚餐時,(姊都在外苦讀,大部份不在家用餐)我也不斷用各種話語信心喊話,媽媽則是照顧他的生活,給他生理、心理的溫暖關懷.

不過,我們其實都已做好了重考的準備,甚至數理再考不好,是不是改念商科就好(蜜姐社會科超強,完全沒在學測前特意複習,憑高ㄧ、高二的平時上課,居然就拿到滿級分)

7/10全家去看考場,師大,是爸媽的地盤,我前後念了20年,媽也念了10年,婚紗照都來這裡拍,坦白說,咪姐那時候已在媽媽肚子裡,所以他還沒出生前也來過這個考場.總之,這考場算是有地利之便.

7/11早上我騎機車載姐去考場,從側門(全家便利店)進去前,我看得出姊姊十分緊張,呼吸急促,肌肉僵硬,我跟他說了句:「不用那麼緊繃,就把它當作一場模擬考」,姊瞬間軟下來,我深覺得這句話很重要,因為後來第一節物理考完後,各家分析資訊都指出今年物理史上最難.如果照學測經驗,第一節考爆(數A)後來信心沒有,連環爆.照此經驗,這次會很慘.但這個月在補習班模考專考難題,而早上考前我又要她以模考精神面對.剛好符合這情境.不過這也是我當時樂觀的想像,實際考得如何呢?

當天我也在考場旁的師大圖書館,讀了一整天書,算是精神上的陪伴,聊盡爸爸心意.也算是集氣.雖然姊完全沒出考場,午餐就只用家裡帶的簡易餐盒,在教室用餐.



這半個月來完全沒問姊成績,他也完全沒查答案.全然放鬆追劇,表現算淡定,雖然口頭上有說,要準備重考了,但有可能是先不抱期望,以免失望太大.



終於,要公佈成績了

早上九點一到,姊還在床上沒聲音,我電腦一查,先看到數學:50/60,還不差,因為據說數學難度不輸學測,原本擔心會不會只有40出頭,再一看,化學59/60,很棒,雖然知道化學不錯,但沒想到只差一級滿級分,看到大魔王物理,46,的確不理想,但至少沒有爆炸,最後生物56,是最符合預期(雖然我原先希望他有到58)




當下,有點興奮,五科平均分數有到52.8,據我換算去年錄取分數,大約52多,就是醫牙藥門檻.何況今年題目較難,分數應會降些.不過大考中心尚未公佈累積人數.只能憑經驗推算.

這時姊姊出房門了,我大聲跟他說,考不錯喔,就聽到她滿意地笑了幾聲,可知他早在房裡偷偷看了成績,要是考不好,今天一天應該就躲在裡面不出來了,考得好才立即衝出來.

當時就跟他分析,藥學一定上,醫學牙醫有機會,但至少達到初步目標,即對得起自己三年在北一女的認真學習生活.

十點半左右吧,公佈了累積人數,因為慈濟不看姊相對弱勢的英文,就看四科.從四科各自累積人數,可推算出姊慈濟很有希望.

更晚一點,公布組合人數,姊五科總分全國排名303,而單單醫學系自費的名額就有370人,還不包括牙醫、公費醫學生等.所以確定了,姊考上醫學系自費生了.


終於

漫長四十年的等待

咪姐阿公,一直想當醫生,當年考不上,就寄望我身上,雖然他從未和我提過,之後老媽才說的.我當年鄉下國中第一名畢業來台北考上建中時,看得出他很高興.只是咪姐阿公在我高二上就意外過世,老媽沒工作,家裡五個小孩,家境出現窘迫現象.我當時隻身在台北唸書,生活費、房租儉省下過得去,但考量到家裡經濟,自知不敢多要補習費,所以三年來我只補了一學期化學、一學期數學、一個暑假的英文(唯一沒效)和最後物理考前複習班.

其實每當有補習,成績真的都大幅進步(除了英文),我後來也才知道,我們班上考上醫科的,都是補好補滿(說真的當年高中校內老師講課,大部分同學都沒在聽,老師也常有被盯在黑板前面被學生問題卡住的情況,印象中,只有兩位物理老師課講得很好)

不過沒錢也沒辦法,而大學考上的師大公費生物系,在當年也是可以穩上中國牙醫系(大學同學甚至有可以上北醫牙醫。要是當年選讀,今日女兒們就可依個人興趣,想念什麼系就念什麼系),也是因為家裡經濟,我得讀公費減輕負擔.從那之後三十年:吃不飽、餓不死、離不開.

不過,當老師的好處是,我有時間培育下一代.而從我國一開始,經過四十年的等待,今天終於

得償所願,我也不辜負老爸在天上對我的期待了.


人生新變化:姊姊馬上要離開家生活至少六年,原有的生活步調要重新調整,八月一整月可以好好梳理.

7/27忙了一整天的分析,就沒運動了

7/28白天到北醫完成考試,應該會及格吧?我樂觀思考.

晚上跑步到運動中心重訓.最近因為發放動茲券的關係,這又只有一個月的效期,所以使用人數比先前多很多,不過剛好進去時深蹲有位子,就扛了最大90kg,3*6下,最後結束時,要上架前,因為力竭和裝置不利因素,一下子有點卡不上去,從鏡子看到後面有一年輕同好,面露關心,有想要上前幫助,不過我倒是隨即順利自行處理了,但也暗中謝謝這位仁兄善心,其實如果是我,也會想向前協助,只要給予幾公斤的力道,就可降低危險發生

7/29因為昨天重訓又休一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