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即將迎接本賽季第一場比賽2021萬金石

 昨晚1118(四)將近十二點,正要入睡時,手機傳來LINE鈴聲,一看是大舅,當時想說怎麼這麼晚打電話來,一接起來,聽到大舅哀傷的聲音說舅媽過世了,現在在慈濟,看我能不能過去看她最後一眼.

我高中時獨自一人在台北讀書,當時沒回家的假日,尤其是高一時,常常會去大舅家吃飯過夜,頗受大舅、舅媽的照顧.十年前外婆過世後,也會在大年初四,如果沒出國的話,到大舅家拜年,算是回娘家.

更別提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到六歲,到舅舅阿姨們感情很好.

所以,當然要過去看舅媽最後一眼,尤其此時此刻,舅舅需要別人陪伴,即使我沒能做其他協助,但只要人在旁邊都好.

換上衣服,騎機車到慈濟,深夜路上沒多少車,不到十分鐘就到了.一度還找不到他們的位置,最後在急診室一個獨立的房間,應該是類似「搶救室」找到大舅、舅媽和表妹.

據大舅表示,舅媽白天一切正常,還一起散步到碧潭運動(至少六公里),下午自己也去參加手語舞蹈,但傍晚就覺得不舒服,後背、脖子會痠痛,但可能以為不太嚴重的疲累,所以自己也說不用去看醫生,七八點時說要吃東西,但一口稀飯吃下就全身癱軟無力,119送醫後,在醫院還有意識,還能接受醫師測試是否中風,看看能否抬手抬腳等.

後來醫生有懷疑是動脈剝離,還說如果有此現象,要裝葉克膜,正要安排照電腦斷層進行檢查時,舅媽呼吸心跳就停止,急救許久後,十一點四十多分就宣告無效,心肺衰竭.

醫院處理此事已經有一套流程,樓下就有禮儀公司上來協助,我也陪著到地下二樓的助念室,聽禮儀公司說如何安排後事.舅舅看似鎮定,但我知他心裡很悲傷,畢竟兩人相依相靠幾十年,表妹失去最親近的母親,當然悲痛,尤其十點下班後才能接電話趕來醫院,事實上並沒見到母親清醒的最後一面.

我也只能陪著,禮儀公司所安排的選擇,我也不太能建議,就只是陪著,但我也知道這種陪伴,對於剛失去親人者,至為重要,我自己親身經歷過,能感同身受.

小告一段落,我送表妹回家先休息,明早一大早起他就要負擔送媽媽的儀禮重責,這是很疲累的過程,七年前媽媽過世時,我也經歷過.

三點多我回到家,還沒能睡覺,除了訊息聯絡苗栗家人外,也開始正視高血壓對身體的嚴重性,以及這種無常將隨著歲月提高頻率的必然性.

自己也要調整生活策略,開始進入養生階段,跑步是還要跑,但可能不要再追逐獎杯了,只要達成維持健康和體能即可.飲食也要開始調整,畢竟代謝狀況已不如年輕時.

因為昨晚太晚睡,今天白天就沒進圖書館,早上稍稍補眠半小時後,覺得今天讀書效率差,於是乾脆提前去新莊體育館拿萬金石物資.

騎著小摺,速度明顯比UBIKE快太多,十五公里足足少了六分鐘,大約10%.車子好壞影響單車速度甚大,難怪當初比三鐵時,騎著廉價車的我每每總是被超越,不管我怎麼勉力踩踏.

這次萬金石博覽會頗類似台北馬,雖然疫情關係,有小幅度縮水.

接下來幾張,來和自己參加過的賽事賽衣合照,不過這邊只有到2015,而我應該更早就參加了,






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名字,延賽了八個月,有些人退賽,但參賽者還是不少.

四個月後的2022應該會更盛大,我已報名登記了.

贈送的物資紀念品

在會場和一位七十多歲還在週週跑全馬的跑友聊了一下,也被會場氣氛所感動,加上回家測試小腿傷勢,發覺也大有改善,僅剩微微疼痛.所以本來為了傷勢猶豫的我,這下確定要去比賽.速度再慢也沒關係.最慢四個半應該回得來,不過先設定四個小時,也就是先以均速530來配速.這次千萬要戒急用忍,無傷回來是前提,這場定義是一場LSD練習.

回來研究網誌,發現去年停賽,今年延賽,上次參加是2019年三月,已經是兩年八個月之前了.
哇,當天比賽的記憶還很清晰呢.
http://bravomonami.blogspot.com/2019/03/108031734841.html
照網誌,預計當天凌晨三點半開車出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