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2020/11/28開會至一點多。11/29跑11K,均速457,跑力50.9

 11/28(六)

今日要到中和書局總部開會,本來有點想騎腳踏車去,但是有點飄雨,同時犯懶,所以還是開車,九點準時到。

一開就開到下午一點多,回程因為剛好經過COSTCO,就連續兩天進去購物,也是為了吃午餐。今天賣場人數甚至比昨天非假日少,大家其實有避開週末人潮。

晚上就吃薑母鴨,天氣涼了,全家一起吃火鍋,愜意舒適。

*11/29(日)

早上九點半跑出去。

今天打算以五分速跑11k,就設定永福橋、陽光橋路線。

有刻意要求速度,所以能維持在五分左右,但第10k有點齁不住,可能也是跑到這賽道唯一一段的公路上,也是擔心車子之故,每次跑到高爾夫球場這段,速度上都會變慢。

齁不住速度,也有可能是昨晚喝了點小酒,同時看電影太晚睡之故

不過,最後1.5k速度拉到430,表示體能都還有。


跑力已到50,十二月的兩場全馬賽,速度應該都要配到455或500。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2020/11/27冷涼有雨,跑步的好天氣,山貓團練12K,57分58秒

 下午沒課,跑一趟COSTCO,回到家睡一覺,準備晚餐材料,一下就到五點多,一個下午好像沒做太多事。

七點量血壓,居然測到140,好久沒有這麼高,最近沒有太大壓力啊,最可能因素是天氣變冷,周邊血管收縮,或是昨晚睡眠不足。

不過多測幾下後,陸續降低到126。

七點四十分出發倒垃圾,慢跑到景美橋。

今天人不多,只有我和另一位要跑五分速,而且這位是菜鳥,車長又說他的手錶訂不到GPS位置,要我們先跑。所以我就只好升任列車長,負責帶菜鳥跑友配五分速。

這是我第一次負責帶團練配速吧,先前在學校帶高中生配速,他們都跟不上,年輕人畢竟不太跑長跑。

第一次當車長,要做好速度控制,我一直在看手錶的顯示,同時設法找出自己對應五分速的呼吸節奏。後來發現一長吐兩吸(四步)接近五分速。

一路無話,跑到接近恆光橋時,雨勢逐漸變大,不過這種天氣跑起來更是舒服。

速度上,前半程控制得不錯,基本上都在五分,乘客也跟得不錯,因此回程時,就問他狀況如何?後半程稍微加速到450如何?
他都給予肯定的答案,再問他之前成績是半馬214,然後下一場目標賽事及預期成績是台北馬150,

其實看他的狀態,應該是目標設定得太保守,145應該沒問題。
果然,邊跑跟他說我要逐漸地加速,從445,440,到最後一K的424,他都順利跟到。
於是鼓勵他設定到140,應該很有機會。

跑完,他一直跟我鞠躬道謝。真的太客氣,其實這是互相幫忙的,有他跟在身後,我的速度也自然地維持得很好,這狀況個人獨跑是不容易做到的。

跑完合照後,就慢跑回家。這種天氣,以五分內的速度來跑步,真的很舒服。
血壓也順利回到115了。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2020/11/23-26 一年又將結束

 因為上週六跑完全馬,右膝蓋有些不適,不過休息兩天後已無大礙。

週二下午沒課,收拾一下,下午四點半開跑。

今日目標是比照上週六全馬配速稍快一些,來跑21K。路線就是萬隆到動物園來回一趟。



速度上大致都能齁住,不過往木柵方向,有逆風,速度上有受影響,不過回程就變成順風。唯一段超過530配速,是第16k在上恆光橋時。

最後兩K有刻意拉高速度,一方面也是一位跑友緊跟在後,不自覺得我也加快。所以最後一K甚至飆到432。


心律大致維持在150,除了最後的衝刺。所以基本上負擔不大。即時跑力進步到45.6,全馬有機會回到330內。不過晚上頗累,體力似有耗盡之感。



不過,這種練習,感覺不錯。接下來的新竹園區全馬,是台北馬前一場,我將把配速訂在5分速來跑,看看能撐到幾公里。若能齁全場,台北馬就可以試試看455配速,回到三年前狀態。

11/25(三)

雖然昨天跑了21K,睡個覺後,體能已恢復,除了應付週三的六堂課外,晚上有想去跑一下,不過僅是輕鬆小跑。

穿著阿拖,以時速七分,慢慢跑六K。流一點汗之後,反而精神好太多了。

11/26(四)

七節課,沒有太大壓力的完成。體能上雖有負擔,不過扛得住。

照舊是游泳時間,今天目標是2K

順利完成,速度上有比上次稍快些,左肩傷勢漸緩,但還不敢太過施力。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2020/11/21 阿拖馬。主辦單位大方送,分組禮品給大方,哩程大放送。總計44.5K左右,難怪邊跑邊覺得為何無法破四

 11/20(五)

今日為阿托馬賽前一天,所以不敢再動,充分休息。

即使有畢業校友回校,希望一起練習,但我也只好婉拒,一切為了明天。

根據RQ顯示,我目前跑力值應為44.7,馬拉松可以到332,也就是配速可到500,但因為太久沒有跑22k以上,我猜我有氧能力依此速度應該不足以撐完42K。

因此,明天應該會以510-520的速度來跑,目標是340左右跑完,這樣均速應該在512。

11/21(六)




昨晚很早就睡了,早上四點半鬧鐘叫醒,吃個米漢堡,收拾一下,五點四分從車庫出發。

走建國高架、民權東路,跨河後,直接接到環河路上,就近靠堤防停車,此時只有五點25分。

重陽橋這場地很常來,許多比賽都辦在這,包括以前每年必參加的三重馬,算是熟門熟路。

慢慢走到會場,廁所人很多,我只好找個隱蔽草叢處理。也因此準時趕上開跑。

今天老婆一起來跑半馬,比較晚出發,行李交給他。

我採用昨晚設定配速,以515來跑。

跑到3K時,自己的速度可以拉得更高,不過戒急用忍。嚴格照著配速來,因為有自知之明,兩週前以512速度跑,第20-21K會失速。這兩週實力應有進步,但還是不可能以五分內來跑。

在第一折返點,大約第70名。第二折返點,也就是起點,約55名。速度一直保持得很穩定。


但大約在第24k起,我就開始難以齁在配速內,當時手錶採用配速顯示,也就是只會顯示與規劃配速差距的時間,不會顯示里程,也不顯示總時間。所以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跑到幾公里了,只猜測是20多公里,而且隨著一直未能達到規劃配速,手錶畫面的顯示,會令人有負面情緒發生。
當下在28.75k時就決定停下來,重新設定手錶,改成以往慣用的時間顯示,這樣不僅可顯示里程,也會有心跳率,至於配速,可以用時間除以里程去推估。
改變手錶顯示時,也是我到達疲累之際,速度降到530,甚至在第8K開始(實際里程的35.75k),速度降到6分速。第三趟折返點排名在53左右。沿路上有許多21k跑者,所以我也不確定有把名次提升多少。

也由於前半段不知道跑了多少,所以在最後第四趟的回程時,心中一直心算,奇怪,以我的配速,縱使後面速度掉下來至6分速,應該還是可以在四小時內完成啊。


直到回到終點,老婆才說他的手錶記錄到22K,我拿到手機一看,果然我的兩段計時加起來,也在44.5K,在這種非預期情況下,多跑一些里程,其實也算達到我原先想要的LSD訓練。

更興奮的是,我居然第四趟追了十多位跑者,總排到40名,分組也有13。一問服務區,我居然可以上台拿獎盃,還要我去後面禮物區試穿鞋子,因為我會得兩雙鞋子作為紀念品。

居然十個月沒跑過22k以上的我,還可以拿到獎,除了主辦單位給獎大方外,當然這次比賽有做好配速是一主因,賽後看到其他跑友的心得,果然有好幾個太久沒比賽,太興奮而暴衝,因此後段無力。另外,先前的練習,雖沒做到跑30k的LSD,但連續數天的高強度跑步,也算是有累積到訓練量。同時賽前三天的徹底休息,也有幫助。

總成績雖在405,扣掉多的2k,應該有353左右。當然不是很理想,不過畢竟許久沒跑長途,加上暑假的手術,能有此成績,其實大大恢復我的信心。
也更知道配速重要性,之後的比賽,都得根據自身狀況,精確設定配速。
這場比賽教育意義高,提供了豐富經驗值。

跑完吃米粉、貢丸湯,沒聽到廣播上台領獎的聲音,因此缺乏上台受獎的照片,但獎盃和鞋子都有拿到。
老婆最近少練,輕鬆玩賽。

會後開車走重陽橋接環河道路,20分鐘便回到家。交通其實很便利。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2020/11/18舒緩跑,11/19游泳2k。五十肩的狀況

 11/18(三)

從本週開始,週三的課變成六節,我一週有一、三、四分別是六、六、七節。

晚上八點半,覺得身體不運動不爽快,決定到河堤穿著阿拖輕鬆舒緩抒壓跑。

只小跑28分鐘,約5k。

11/6日車禍後,左肩的傷勢,一直未能恢復。目前尚在微痛中,準備要發展五十肩。

白天時我都得扭動關節,避免沾黏,往往到下午晚上會好很多,但睡覺時會有一段長時間肩膀固定不動,早上起床時,便覺得又疼痛起來。也沒別招,就是持續拉開肩關節。

今晚肩膀狀況好很多,就想去拉一下單槓,但勉強撐到十下,疼痛加劇,趕緊停下。

應該暫時不要施予大張力,單槓就暫停吧。

11/19(四)

最近身邊東西陸續故障,腳踏車輪胎、掃地機器人等,今天上課時,麥克風也壞了。

傷勢也還沒有復原,包括腳的擦傷,居然將近兩週結痂尚未脫落,恐是傷口太深。

今天七節課,不過已經習慣這種體力付出,五點二十分還是去泳池報到。


因為左肩滑水時會疼痛,所以速度頗慢,均速223,和料羅灣前八月初204的速度差距甚大,就算跟更之前的210左右相比,也慢很多。

今天晚餐前,記得吃了感冒藥,避免如同上週持續打噴嚏的類感冒狀態發生。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2020/11/16參加團練到力竭,11/17自我練習到力竭

 11/16(一)

今天一整天校慶補假,由於氣象預報天氣會熱,因此早就設定晚上再出去運動,白天則窩在家。

幾年前,我都會趁校慶補假瘋狂練跑,甚至好幾次直接由文山區跑到淡水,再坐捷運回來。

早知道今年也再來一次,不然一整天在家,其實頗無聊,坐久了,身體也不舒服。

傍晚煮完、吃完晚餐,七點開始就以六分多速慢慢跑到政大。

週一固定是間歇練習,七月之前在恆光橋下,七月中旬後,一方面我以游泳為主,一方面後來手術,開學後周一課太多,都無法參加。

今天是第一次到政大操場練習,課表是長間歇。

先參加420配速團跑了5k,在和433配速團跑5K(530團只跑一趟)

狀況不好,昨天剛用430跑12k的疲勞未恢復吧。

練完第二趟就離開,本想到政大大門找YOUBIKE,結果找不到,只好又慢跑至恆光橋騎車。

因此練習量超過22k,算是本週六跑全馬前的一大練習。

沒有時間跑25K以上,只好分天次練習。


11/17(二)

昨天晚上練到太晚,晚上處於亢奮中,睡眠不佳,不過手錶沒電,無法監測到睡眠實際狀況。

也因此早上處在無力上課的狀態,不過還是認真的把三節課結束。

下午沒課,回到家,決定好好的睡一覺,睡了四十分鐘,自動醒來,但還是覺得心裡虛虛的。

把晚餐備好,看看腳踏車狀況,昨天把輪胎充飽氣,原本想今天騎去上班,早上牽到門口,才發現輪胎又洩氣了,應該是破胎了。

找個時間來補胎。

看看以往的網誌,刻意忽略掉前四年行政時,回到單純老師的我,發現2015年時的我真有活力。

2015校慶補假跑去淡水37km後,第二天還去跑速度,成績居然還在每K420,還跑了8K。

看完之後,深受五年前的我刺激,決定馬上去跑一趟,五點到達師大,打算跑強化短間歇。

狀況真的不好,跑了七趟後,就有高度的休跑慾望,其實應該還可以撐著跑完,但遇到以下兩狀況

ㄧ、師大田徑隊又在練習了。他們固定週二放學後練習,只是上週我跑21K,在河堤遇到他們。今天來到操場,又遇到他們,也太有緣份。

因為佔掉跑道,跟上次一樣,我本來打算跑折返。結果遇到第2件事

2、遇到學弟家續

師大科教所的學弟家續,很特別。他是新聞系畢業,卻來考科教所,想當生物老師。代理三年後,決定放棄考高考。也順利考上,這些年來在南投、台東、高雄、台北各種不同單位跑,最後通過高考二級,現在在漁業署,但兩個禮拜後又要到教育部。

我其實有點羨慕,可以經歷不同人生,學習不同經驗,當老師看似穩定,但卻沒有這好處。

這也是我今年毅然決然決定轉換跑道之故。

不過,和他聊一聊之後,發現整個人心情大好。

原來這幾個月以來,我似乎太過封閉,除了上課,太缺乏人際互動了。

原來如此,難過最今心情一直鬱悶,人是群居生物啊。

明天開始為著這部分,要開啟人際交流模式,促進心理健康。


和學弟聊了十分鐘,整個身體都冷掉了。就此打住,回家煮飯。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2020/11/15統一發票路跑賽12.5K,56分14秒

 11/13(五)

今晚文山地區雨勢不小,冷涼有風,山貓的團練取消。

就算沒取消,我應該也會停練。

從週二的半馬,週三新莊體育場5K+30K自行車,週四游泳,再加上週四七節的上課和晚上睡眠不佳,週五一整天十分的疲累,因此決定休息一天。

11/14(六)

校慶,今年應該是我參與度最低的一年了,沒當導師行政,也不想去任課班混。一大早到校後就到教務處處理文件,沒在辦公室,所以也沒和以前的學生們有太多互動。


下午去內湖晃了一下,COSTCO人太多,進不去。閒著沒事,晚上就去輕鬆跑一下。以六分半速度來跑,最後一K有拉一下速度到四分整。沒有跑太多,因為週日有比賽。


11/15(日)

我的身體有一項朝著適應跑步的方向演變:跑前一天會食慾大開以儲備肝醣(也可能是開了綠燈吧),跑前一天晚上早早便會有睡意,因此即使平常大約接近十二點才睡,今天不到十一點就睡著了。

早上五點十分起床,熱了吐司和咖啡,約五點36分出發,五十分在北一女側門停好車,因為要體溫量測排隊,拖了不少時間,寄物剛完已鳴槍起跑。

不過因為人數很多,我排在隊伍最後方,即使寄物有耽擱,排在後方的人群也根本還沒法前進,還可以熱身拉筋。此時已知,我不可能用昨晚的規劃:均速‘420跑全程了。

三分多鐘後才通過起點,前兩K一路上都是塞在人群中,左閃右彎來超車。

第三K氣開始跑到440內,不過做不到420,是不是早上身體還沒開呢?

有件令人擔憂的是,3K左右,突然覺得眼睛模糊,閉眼時有一光圈,我懷疑是否會是視網膜脫落之類?幸好過一陣子就恢復,猜想也有可能是暫時性眼中風?再觀察了。

哎,毛病真多。

一路就以430左右的速度在跑,快下橋時,有感受到壓力,不過速度幾乎都能保持,最後五十公尺還可以衝刺。最後就以均速436完成。



6-7k有一些上下坡,因此速度受影響。整體而言,後半程快於前半程,主因在於跑道擁擠程度。



只看個人成績,不看排序的話,應該會列在本組20名左右。

今年贈品只有襪子、毛巾、礦泉水

下午五點帶妹妹健康跑,跑到自來水堤岸廣場,其實今天高中群組在此開烤豬大會,但我四年來未在群組發言,報名參加很尷尬,就和妹妹路跑經過關心一下。

再去超商拿物,記錯地點,多賺幾百公尺跑步里程。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202011/11最強市民飆5k,第四次參加。21:03場地PB,但不滿意


由照片可知,跑姿整個走樣,尤其是右半身著地時,跑步時右膝負擔很大,當天也有點痛感。







終點衝線

 今天手機忘記帶回家。

和前幾次一樣的模式,回家後先煮水餃當晚餐,約六點四十分出發。

這次預計報到後,先跟C組的配速車隊一起跑(25分)當作熱身。再跑自己的D組,後者速度不敢太要求,畢竟昨天才跑完半馬。跑兩趟的目的在累積里程,為下周末的阿托馬準備。

去程的UBIKE只花不到55分,應該是有順風。里程相同,但連續兩次的回程都超過一小時,後者應該是逆風造成。

因為已經第四次到新莊田徑場了,已經算熟門熟路,現在車子停在體育場側門的全家便利店對面,這裡有UBIKE站,而且可以從側面進入田徑場,同時也可不經跑道直接到報到處。

報到完,C組已經起跑,因為騎車算已熱身,看到配速車隊來,我就跟跑上去。5K25分速就是1k500分速。不過我因為是在第四、五跑道,有時又要繞開其他散步運動者,所以配速大約落在440左分。因為d組得要檢錄,所以沒辦法跟到終點,只跑了8圈。

再等到起跑的時間,做了錯誤動作,在設定手錶配速時,使用了前次最佳紀錄(21:14),這種設定,會讓自己每圈配速和那次紀錄時每圈配速做比較,等於是我跟著上次配速不佳的我在跑。

應該要採用21分整的標準配速,這樣,我應該可以達成破21分的這幾年PB。

不過在跑之前,我其實不太有自信,畢竟昨天剛跑完半馬,所以只敢訂在破手錶PB就好。

跑幾圈之後,覺得狀況其實OK,跑得並不痛苦,所以幾圈後就有破21分的念頭,只是手錶配速設定不佳,導致即使我最後一百大衝刺也來不及。

跑完這場,因為已經進入跑季,再來此跑的機率下降,所以沒趁這個月破手錶PB很可惜。

騎UBIKE的速度實在不怎麼樣,回程的速度,甚至比我跑5K賽的均速還慢。


21:03的成績,雖遠比不上五年前的PB,但應算是病癒後這兩年最快的了。


這次的比賽剛好是兩週年,尋寶網找到贊助單位贈送小腿套,這在早期一雙小腿套要價一千元,現在是降價了。
回程還是到公館買水煎包當早餐,不過回家後嘴饞,一下就吃了三個當宵夜,有運動就有本錢吃。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2020/11/10跑21K,各處傷勢狀況良好

 11/9(一)

今天六節課,不過因為好幾天沒運動,也為了測試一下車禍後遺症,晚上八點多倒垃圾,順便出鬆跑一下,只跑3.51K,感覺腳踝有點緊,肩膀疼痛狀況亦在。

去單槓區拉拉間,也小拉三下測試,有點疼痛不敢再拉。

今天下午在學校發現的受傷翎角鴞,看似老邁,應該是到天命之年了。



11/10(二)

手機一直出現這些年來,這幾天的回顧照片,大部分都是校友們回校探望老師。今年校慶應該是最後一年在萬芳和校友們見面了。美景難忘,終須一別。

下午沒課,請假回家讀讀英文,看點有機化學,不過讀書狀況不佳,乾脆提早出發去跑步。

約四點開跑,好幾天沒正式練習,今天要好好練練。

設定到動物園來回的21k路線,天氣十分涼爽微冷好跑,一開始速度就在5分出頭,一路維持。


一直到15k時感到饑餓,果然之後速度狂掉,多年經驗,我已對跑步身體狀態多能掌握。
16K時上一壽橋,有段大上坡,也使這段速度降到537,之後,再認真跑也回不到510。
設定了要跑進150內,所以後面4k,有認真維持速度,但也只在525,直到最後一K,衝刺起來才回到505。
終點處看到師大田徑隊到河堤練習,或許操場在施工吧。不過,大專盃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最後就以均速512跑完21K, 比上個月同樣路段快了將近十分鐘。
身體的感覺部分,車禍部分並不影響跑步,雖然左腳踝內側好像腫起來,且觸摸時會疼痛(大概是應該運動時代償外側受傷處所致)。左肩膀反而開了一些。
至於腹股溝開刀部分,這次跑步的距離和速度,倒是沒有產生任何感覺。反而是早上上課時,連續站立幾小時後,有點疼痛感。

傷口處雖然都還好,但精神有點萎靡。想必是體力欠佳。這種感覺,以往是跑完全馬才會出現,跑半馬應該跑後神清氣爽才對。這兩年真的缺乏鍛鍊。

跑完拉筋後,回家煮晚餐。今天菜色為

跑力測試APP的訓練指數,不知如何計算


今日的跑步距離和速度都超過上週二(1103),但訓練指數卻比較低。難道只用心律判定嗎?
153確實<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