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一)
今天一整天校慶補假,由於氣象預報天氣會熱,因此早就設定晚上再出去運動,白天則窩在家。
幾年前,我都會趁校慶補假瘋狂練跑,甚至好幾次直接由文山區跑到淡水,再坐捷運回來。
早知道今年也再來一次,不然一整天在家,其實頗無聊,坐久了,身體也不舒服。
傍晚煮完、吃完晚餐,七點開始就以六分多速慢慢跑到政大。
週一固定是間歇練習,七月之前在恆光橋下,七月中旬後,一方面我以游泳為主,一方面後來手術,開學後周一課太多,都無法參加。
今天是第一次到政大操場練習,課表是長間歇。
先參加420配速團跑了5k,在和433配速團跑5K(530團只跑一趟)
狀況不好,昨天剛用430跑12k的疲勞未恢復吧。
練完第二趟就離開,本想到政大大門找YOUBIKE,結果找不到,只好又慢跑至恆光橋騎車。
因此練習量超過22k,算是本週六跑全馬前的一大練習。
沒有時間跑25K以上,只好分天次練習。
11/17(二)
昨天晚上練到太晚,晚上處於亢奮中,睡眠不佳,不過手錶沒電,無法監測到睡眠實際狀況。
也因此早上處在無力上課的狀態,不過還是認真的把三節課結束。
下午沒課,回到家,決定好好的睡一覺,睡了四十分鐘,自動醒來,但還是覺得心裡虛虛的。
把晚餐備好,看看腳踏車狀況,昨天把輪胎充飽氣,原本想今天騎去上班,早上牽到門口,才發現輪胎又洩氣了,應該是破胎了。
找個時間來補胎。
看看以往的網誌,刻意忽略掉前四年行政時,回到單純老師的我,發現2015年時的我真有活力。
2015校慶補假跑去淡水37km後,第二天還去跑速度,成績居然還在每K420,還跑了8K。
看完之後,深受五年前的我刺激,決定馬上去跑一趟,五點到達師大,打算跑強化短間歇。
狀況真的不好,跑了七趟後,就有高度的休跑慾望,其實應該還可以撐著跑完,但遇到以下兩狀況
ㄧ、師大田徑隊又在練習了。他們固定週二放學後練習,只是上週我跑21K,在河堤遇到他們。今天來到操場,又遇到他們,也太有緣份。
因為佔掉跑道,跟上次一樣,我本來打算跑折返。結果遇到第2件事
2、遇到學弟家續
師大科教所的學弟家續,很特別。他是新聞系畢業,卻來考科教所,想當生物老師。代理三年後,決定放棄考高考。也順利考上,這些年來在南投、台東、高雄、台北各種不同單位跑,最後通過高考二級,現在在漁業署,但兩個禮拜後又要到教育部。
我其實有點羨慕,可以經歷不同人生,學習不同經驗,當老師看似穩定,但卻沒有這好處。
這也是我今年毅然決然決定轉換跑道之故。
不過,和他聊一聊之後,發現整個人心情大好。
原來這幾個月以來,我似乎太過封閉,除了上課,太缺乏人際互動了。
原來如此,難過最今心情一直鬱悶,人是群居生物啊。
明天開始為著這部分,要開啟人際交流模式,促進心理健康。
和學弟聊了十分鐘,整個身體都冷掉了。就此打住,回家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