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六節課,沒課的時間也在弄講義,實在是太忙了,不過緊緊記著4個月後的226和週六的全馬比賽,為了讓比賽時能夠比較輕鬆完成,今天還是得練。
於是五點十分下課後,綁上心跳帶,往後操場而去,一開始當然還是跑操場5圈暖身,在跑的時候,右腳踝還是會痛,不過已經比以前好多了,應該是最近購置的撒龍巴士貼布有效,下次去日本,不要再買不明雜牌,直接買撒龍巴士就對了。
不過跑一跑後,比較不痛了,做完伸展運動,往山坡去,因為時間不多,加上腳傷不能跑快,此時練山坡不錯,我順便要看看心跳的狀況。
一開始以140多完成第一圈,並沒有感覺任何壓力。
之後的幾圈,平均心跳一直提昇,不過大致道最高處,心跳都會到160出頭,走樓梯下來到起點時,心跳在150以下,開始不會喘氣,140以下開始感覺沒有厭跑感,130以下就沒有任何壓力,隨時ˊ可以起跑。
隨著圈數增加,爬到最高點的心跳從160到168,後者就感覺很喘了,同時,下到最低點,心跳也從120-124-128-130-132..一直提昇,到最後兩圈竟降不到140以下,這兩圈也是沒有在三分內完成的兩圈。
最後半圈衝刺,去補足去程的半程,刻意的衝刺,心跳有到171,這應該我所能達的最大心跳了。若以220-年齡的公式來看,公式預估我的最大心跳是在174,感覺还真的差不多。
因為我好像無法再加速了。
這樣我算是知道我的心跳與成績的相關,我相信多練一點,同樣的速度,心跳數會下降,不過目前160是我們撐得久的心跳數,如同前兩週跑平地的測量結果。
至於比賽時要不要帶心跳帶測量來配速呢,我個人覺得不用,因為心跳帶反映出來的正是自己的狀況,自己能用多少速度跑,應該很清楚,在比賽壓力下,都會用最佳能力在跑,主要的成績差異還是在練習量夠不夠。
心跳測量主要應該用在平時的練習,用心跳率來監督自己練習的強度,譬如lsd時,雖然速度可慢,但也不該太慢,可用心跳帶監控並督促,當然也不能太快,同樣可用心跳帶監控。
至於在田徑場,更可用心跳帶監看,看有無盡力,且是否在進步(同樣的成績,心跳下降,便是進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