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2014台北富邦馬拉松(連續第7年全馬,連續第8年參賽),3:31:27完跑。場地新記錄,今年最佳成績,歷年第2佳,跑完不會累。

終點前衝刺
接近終點線,意識到終點有拍照,特地保持微笑。這張照片也暴露出太久未做肌力訓練的我,大腿明顯纖細了不少。難怪最近幾次比賽後段都會抽筋。


這場比賽比原先預期的來得好。

本來上週的冬山河馬拉松才是我破pb的重點賽事,而且說真的一切都練好了,加上上上週才以3小時40分完成半山路的大湖馬,我有充足的信心,這次冬山河一定可以打破去年創下的最佳記錄。

不過,癌末的母親過世了,在之前陪她在醫院躺了幾天之後,在上週二12/9在睡夢中辭世。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在之後連續六天的忙著喪事期間,得到親朋好友協助甚多,母親先前的志工朋友也有來上香,我們得到的安慰聲語中,有部分是說:「人生無常」。初聽此語,我居然有些茫然,後來在我獨自一人守靈的夜晚中,我才想到,沒錯,我的確是處在悲哀情緒中,不過,我並不是因為人生無常,而是因為人生太有常了,常就是規律,生老病死,母親就是規律的典型。悲哀的原因,是我們自己也漸漸變老,在怎麼保養和運動,還是不可避免這一天。

不過我後來有想通,既然不可避免,就該及時行樂。行樂是要行何事呢?我絕不認為是從此不打拼,飲酒作樂安逸過日子,這種快樂也是虛假。那認真工作勞碌過頭不休息呢?也不對。我自己下的定義是所謂及時行樂就是善用老天賜給我們的時間。那「善用」又如何界定?純工作不休閒不會是善用,所謂善用就是不要做「殺時間」的事。

想通了之後,我對往後自己人生的走向又更清楚了。先別提這個,因為母喪,當然上週日東山馬就無法參加。喪禮於週一結束,由於先前有五天都是我在守靈,每晚都不得睡,也不能練習,沒睡眠對體能想必損傷很大,所以這次實在不認為會有什麼表現,只是算了算,先前一月內跑量還是有160公里,至少不會爆掉。

早上為了要和同事會合拿號碼布,我四點50分就起床,5點30分到達興隆路口拿到晶片,5點50分就到會場,時間尚早,有機車位可停。以後還是像這次早點來。跑完比較快可以離開。

早上除了麵包,還喝了咖啡和各式維他命,也帶了雞精,和一包粉末BCAA

在會場閒晃,又去上了一次大號。喝了所帶的雞精後,6點40分才去排隊,已經排到很後面去了。下次記得6點30分前就要排隊。

出發後,前10分鐘管制速度不敢跑太快,人潮倒還好,至少我遲2分半多就到起跑線,去年差了7分多,有一次還差了十多分。10分鐘後的速度大約就已一公里4分52秒速度前進,今天天氣在15度,非常適合跑步,比較不用散熱,事實上在某些路段還會冷。

在13k開始覺得餓,在15k開始吃了香蕉等補給,19k略略感覺疲累,我一直在想何時會是吃bcaa的時間點,後來就設定在22.5k的水站,21k時疲倦加大,不過神奇的是22.5k一吃完bcaa,真的好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舌頭嘗到那鹹甘的胺基酸味道,整個活力起來,精神振奮不少。
本來一直以為30k後的疲累會照常出現,今天卻是沒有,是天氣還是bcaa奏效?,後者可能幫助甚多,因為兩週前大湖馬,天氣也涼爽,但後期出現意志薄弱,今天卻沒有。

所以路上開始想有可能破pb?但也不太可能,因為後面開始出現5分10秒的配速,不過好的是,精神真的沒有累,我完全沒有以往後段出現的精神戰力薄弱情況,甚至跑完之後還意猶未盡。不過腳卻不聽話,38k開始,有抽筋的徵兆出現,在地下道的上坡,我跑完後開始抽筋,當時應該不要勉強,停下來走一小段,總之因為抽筋,我起碼損失了一分鐘,在地下道出口處拉筋,同時按摩,總算可以跑起來,這一跑也沒抽筋現象的到達終點。

看起來速度還可以調快些,只是自己不能了解自己體能狀況。加上週四唯一的練習,跑17k而已就很累,讓我自己更保守了。

沒關係,我已經懂訣竅,破紀錄指日可待。下次要在30km處多補充一包bcaa。
獎牌和歷年一樣,不過緞帶變好看

這次的贈品




總成績排名,官方名列374,實際成績,在我後面只有一位贏過我,我卻比前方24位快,算一算,實際排名全體應為351名。369名的一位女性跑友,我在約26公里追過她,之後就擺脫不了,只要我停下補給,他就超過我,每每在我背後嬌喘(坦白說,真的很像夜間會出現的很害羞的聲音),我聽他這麼喘法,應該撐不了多遠,沒想到就一路跟到最後,最後我在地下道上坡最後腳大抽筋,停下按摩無法跑,就此被他追過,之後我恢復一路追,還是追不過,是為這場比賽一大憾事,被女生打敗)
分組排名,官方111,實際前面有9位成績不如我,後面沒有人贏過我,所以排名實際是102名。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1031207大湖草莓文化馬拉松(我的第30馬,全體30名,分組13/200,完成時間3:40:24)和本次賽前訓練

這一場比賽約兩個月前報名,當初是想說是家鄉的比賽,來比賽順便看母親。
只是沒想到先前狀況都還不錯的癌末母親,這一周突然身體不適,在週三就去住院了。
為此我改變計畫,改成周五晚上就回苗栗,妻子小孩就先不顧了,沒有多少日子的母親較重要。
原本是想更早回去,只是我週五下午要在師大發表,這也是半年前就排定,誰知道突然有事。其實周六下午本來也要到科技部開會,準備下兩年的高瞻計畫。週六的會就不管了,週五下午卻不然,我得主講,也無法請人代理,自己責任心也重。

這樣我週五沒有提早回苗栗,報告也準備好,加上周二、三、四都下雨或事忙沒練,就早上來練習了。

天氣頗冷,我先慢跑兩K暖身,再以每圈約53秒速度來跑,跑10公里,花了45分鐘多,速度沒有很快,也不敢跑快,不算乳酸門檻,但也不太慢,有一定的呼吸張力。

週五晚會議時間有點拖,6點40多分才結束,回到家吃個飯,洗個澡,八點多出發回苗栗,十點到達苗栗家,換騎弟弟的摩托車到大千醫院,母親正睡著,我來接住苗栗弟弟的班。

當晚我還在出考題,弄到近兩點才睡,在醫院人聲鼎沸,就算安靜下來,辛苦的護士小姐定期也會來病床,量血壓甚至喊病患,要確定病患未昏迷(這邊四人都是上了年紀的老阿婆)。

週六親戚朋友陸續來訪,我是到傍晚才離開回苗栗家洗澡吃飯,晚上繼續顧。

雖然沒睡好,不過筋肉倒是有休息,沒做任何運動,吃飯也是靠騎車。

不過週六倒是有特意多吃些,晚上吃了個便當,九點還吃了蛋餅當消夜。現在徹底信服運動能量學。想我當年從土耳其節食之旅回來後,參加比賽都爆掉(21K跑兩小時快半),對比現在,除了訓練夠,飲食得當也是主因。

週六晚還是睡不好,一晚睡了不到四小時,還斷斷續續,四點就不睡了,收拾行李,到7-11吃了個飯糰和咖啡。醫生給癌末母親施打了有嗜睡成分的止痛藥,一直處在睡眠中,就算醒來也昏沉而無法動彈,所以短暫沒人顧應該還好。我也連續在醫院看了兩天,是該出去透透氣。
五點回老家換開車,不到六點就到了會場大湖國小,幸運地在距會場550公尺處找到停車位,著裝(褲子、衣服),走到會場,上廁所、再著裝(鞋襪、小腿套),天色已亮。



出發前


七點準時起跑,天氣很冷,跑起來感覺更是如此,風吹來之故。大約只有13度,這感覺就像是今年三月參加113公里的溫度,當時還下水游泳,也難怪會失溫。

因為冷,加上上次新北星空路跑後段抽筋的教訓,這次一開始不敢跑太快,前10分鐘都是在暖身,之後才開始以一吐二吸的基本步調前進。過2.5K補給站,有流動廁所,剛好有人出來,我順手就進去,解決了還沒起跑前就尿漲的窘境,可以認真跑了。

今天天氣和狀況都不錯,冷冷的晴天,不過跑在山裏頭,一直到九點多才算真正曬到太陽,沒曬到時很涼爽,曬到之後也還好,流汗情況不明顯。我在第一折返點(約13K)排在約29,在第二折返點(約24公里)排在27,此時還頗有體力,之後排到24左右。這次的路線幾乎都在上下起伏,有兩三個連續的緩上坡,是都跑的動,不過後期時真的費力,在一個連續的長下坡的快速跑後(約28公里吧),我開始覺得有抽筋感(至少比上次21K後就抽筋好多了)情況雖然沒有兩周前嚴重,不過還真的有一次上坡時右大腿抽筋,導致必須緩步走一小段。不過和往常一樣精神痛苦並未伴隨抽筋感出現。

也就是藉由這兩次相近比賽的比較,我結合自己的生理學專業和路跑經驗,邊跑邊悟出了幾個長程運動的能量運用原理。肝醣儲存、心血管運作、氧氣運送、血糖耗損方式,乳酸跑或有氧跑,氣溫和體溫的差異、散熱、大腦和下視丘的指揮系統,抽筋感和痛苦感原因等等的相關性和因果連接。甚至想到了用科幻比喻的故事形式描述這些理論,找個時間和機緣,把它寫出來發表。

最後的7.5K,也就是34.5K開始感到體力有負擔跑不太動,幸好此時大部分路線是緩下坡,可以維持一定速度,最後6.5K、5.5K,4.5K,壓力越來越大,開始計算到達終點的可能時間。五分速是不可能了,大約會落在3小時38-42分,最後2.5K感到很痛苦,硬撐著在跑,進終點的回程路線和去程不同,我無法預期終點在哪裡,這樣使得精神意志更受折磨,最後的1K連續被好多位跑者追過,幸好過一大橋後,看到圍牆,終點快到了,當時還怕發現這不是終點,會讓我崩潰,因此也不敢跑快,所幸還真的是終點大湖國小,且進去之後要跑的半圈跑到不長,最多100公尺,這樣我精神都來了,最後100公尺照慣例加速,雖沒追過前方10公尺不久前超越我的跑友,但也沒抽筋。

完成時間是3小時40分24秒,以這種上下坡起伏的路線來說,這個成績應該還不錯,實際里程,就我的手機紀錄是41.74公里,只少了400多公尺(誤差內),這樣下周一路平坦宜蘭冬山河馬,真的有可能破紀錄。


但一定要注意賽前的練習、飲食。當天的飲食、補給和配速。今天我四點就吃早餐,出發前居然忘了吃事先準備好的雞精、和維他命。出發前已經有些肚餓的我,其實很忐忑,幸好這次補給不錯,每站除了水和運動飲料,都有固體食物,如香蕉、貢丸、甜不辣、米粉、橘子、蛋糕,甚至還有一站有啤酒,補給不錯,使我能撐過來。

因為最後被連續追過,分組排名只到13名(頒獎到第10名),可惜了,最後一公里意志不夠,也是練不夠吧。
完成後離場前照兩張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1031129爬山、1031201游泳1.8k

這個週末天氣好,投完票後,就帶全家貓空一日遊,搭纜車上山,在走之前帶學生走過的銀河洞瀑布步道,難度剛剛好,樹叢中也涼爽,是一個健康的運動日。



坐貓空水晶纜車,妹妹緊張地抓住爸腳不放
銀杏,環境不適合生長,和一年半前來看差不多。



1130姊姊要考女童軍的考驗,中間空檔又去外婆家稍坐,中午吃了cp值不高的青島水餃。



1201 今日變冷有雨,加上這兩天放假吃太多,所以早就設定要游泳,今日狀況不錯,先游了蛙式100m暖身,1500m捷式,最後再游了兩次的100m混合式,以後的基本課表都要如此。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1031128萬芳到貓空,23.7k,怎麼這麼累。

怪了,就里程而言,不過是半馬多一點,怎麼這次跑得這麼累。
今天白天天氣好,甚至偏熱,中午時氣溫一度到達30多度c,教室和辦公室都開啟了冷氣,我自己都熱到換短褲。
在這種炎熱天氣下,要跑步可能困難。

但今天已經訂定要跑至貓空,因為與我們高瞻相關的選修課,有把學生帶去貓空的茶博物館參訪,兩年前也去過,自己身為高瞻的實質負責人,當然要關心,但又不想和學生一起過去,就決定他們搭捷運去,我則自行跑上去,順便做一次訓練。

約一點四十分,太陽還是很大,但為了他們會合,不得不出發,一開始騎車,預計跑到政大後門和往常一樣的出發點,出校門沒多久,想到我的車快沒油了,身上錢又不夠,趕緊回頭。改成直接跑步過去。
路線變成,興隆路、萬芳路至木柵高工旁進河堤,延河堤到政大後門、老泉街上貓空,跑過貓纜站後,終點在鐵觀音茶博物館。
結果沒到博物館,就遇到學生大軍,原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山,居然和我跑上山速度差不多,一小時10分。

在博物館喝了兩杯包種茶後,學生不見了,可能去另一個景點,於是我開始回程,沒多久就感覺頭暈暈的,血糖太低的症狀,下山後還沒到恆光街,也覺得超級肚子餓,此時里程應不到21k,肝糖血糖不可能耗盡,以往從未有過,今天速度也沒多快,所以我猜是那兩大杯熱茶的影響,可能真的有降血糖功效,平常喝很健康,但跑步時不適合喝。

其實今天出發時,就覺得右膝和左腿腓腸肌在痛,莫非是上週末跑全馬的後遺症,跑了這麼多年,也大致了解了,只要速度放慢些,堅持繼續跑,熱度夠了後,疼痛便會降低。

下週日仍有比賽,這週練習量要稍降低些。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1031126-27小練

昨天1126早上在忙工作之事,下午五點帶學生做做運動,慢跑加小型間歇,後者是怕學生受不了,以大約55秒速度跑一圈操場後,走一圈操場,完成五次的循環。大約總計就跑步而言,完成了2k。
今天則是趁著第二節沒課,短短的半小時,用手機記錄,測出了校園大圈920公尺,中型600公尺,後操場423公尺。跑個10圈,也會是很好的訓練。
第三節就帶學生跑了一次大圈。
總計今天跑了2大2小1中圈,合計約3.2k。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新北星空全馬賽心得和今日恢復跑3.6k

上回看到有教練發表說,全馬賽每k差幾秒,對身體的負荷差很大。

這次全馬賽後的確有此感覺,前半程的幾乎比照半馬強度,除了讓我後半程失速外,也讓我這兩天處在疲倦狀態。

其實上次大阪賽,速度沒有差很多,體力損失好像沒那麼大,或許是中途有吃bcaa吧。

又看到一篇報導說,比完高強度比賽,一定要休息,竟帶肌肉、骨骼、韌帶復原,也想起之前的受傷,可能也是比完賽後,又興致勃勃的進行強度太高的訓練造成。

所以,前兩天充分休息,今天早上有空可以動,但也不敢練太大,極輕鬆地跑個18圈操場,太陽雖大也沒出多少汗。

明天會帶學生跑跑校外,後天或許游泳吧,週五開始會進行強度高的練習,可能會跑長程,下週因為沒時間,只會進行速度練習。
比賽前兩天務必休息。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20141122新北星光馬拉松,3小時25分56秒完成,分組第10名,首座全馬獎盃。

這場比賽看似破pb,其實里程應有不足,我早在折返點就知道,因為不可能1小時30分就跑了半馬,雖然先前訓練算紮實,但當時的喘度,比我一般半馬賽還少,不可能破半馬記錄,由網友回報大約全馬恰恰少了2公里吧。

注意,我前半馬跑了1小時30分,後半卻是1小時55分,怎會這麼慘,底下記錄了這次的心得,日後可不要重蹈覆轍。

週末的早上天氣很好,女兒們國小體育表演會,我大約參與到十點半,就先離場買午餐,也先回家休息,十二點半午睡,睡到一點半,1點40分出發,由於決定晚上要去吃牛排,所以今天就騎摩托車去,怕晚上趕不回來。

羅斯福路、愛國西路、桂林路、上中興橋(往北至不知何路才能上中興橋機車道,其實之前走過一次,忘了)、下橋後看到重新橋,停下車看手機的google map時,旁邊一位跑友也停下來和我討論怎麼走,我是說應該右轉找疏洪道越堤便道,他建議我上橋,我說上了橋不就到對岸了嘛,不不不,雖是對岸,但底下的河堤公園互通,並保證他是板橋人,只是今天上班才走這邊,這裡路較不熟,但上去之後就知道了。於是就跟他車走,果然沒錯,以後來這邊比賽就知道怎麼走了。

到了會場還不到兩點半,來的稍早些,太陽又很大,慢絲條理地找個遮陰處換裝,寄物後上了廁所、喝水,出發前10分鐘排隊,這次僅有500多人參與全馬賽,並不擁擠,一切順利有了好開始。
太陽實在大,但氣溫應該只有26度,還算舒適,今天不會難跑

起跑拱門在河堤上
慢絲條理的著裝
還在等比賽開始
堤下有三重捷運站,左側高架應該是未來的外環捷運
雖然5點多太陽就下山,但還是帶著帽子,可幫忙吸汗,太陽眼鏡就不帶了。
這裡有一個外環捷運站正在蓋,加上又有很有的河濱公園,以後這邊不得了。


約提早了3分鐘出發,一路上我保持一呼二吸節奏,速度上大約是半馬賽的九折,這次有特地前半程跑快一些,希望先前的訓練可以讓我後半程也能齁住在一定速度。
此比賽路線是繞著三重、蘆洲的河堤跑一圈,路線都跑過,只是之前都是零散著跑,沒有一次跑一整圈過,最接近的一次是今年三月失溫的那場113公里,騎車騎右側,跑步跑左側,但也沒有繞這麼大圈。
比賽沿途會跨越幾條馬路,這時就要交管人員協助,來回總計八次的橫越馬路,我沒有一次被攔下來,但為了要趕上前方跑者,一起通過避免被攔下,我幾乎每次跨越馬路時都是幾乎要衝刺的速度,尤其是前幾次體力還夠的時候。

 前半程的速度讓我約1小時31分就跑完半程,當時就覺得里程一定會不足,不然就是後半程會多繞一些路,但我也想再怎麼繞,里程和前半程也不致於差太遠,這次前半程可能是我跑全馬最快的一次,所以我後半程應該不會跑到兩小時吧,3小時半沒問題,就看能不能跑到3小10分內,當時還真的有這份信心。

不過隨後就出現狀況。

抽筋

早年跑全馬時,的確會因為練不夠而抽筋,這種情況最近兩三年已不復見,一方面跑量大增,一方面配速得宜。所以我沒料到我會抽筋。

其實在十公里處,大腿某處就有閃電一樣的抽筋感,不過是還好,速度上沒受大大影響,就在回程,大約22公里吧,回程第一次加速跨越馬路後,雙腳的抽筋放電感開始到處亂竄,每一次放電,我都得慢下步伐,避免真的抽筋起來,這種感覺就這樣一直持續,大頭四頭肌和腓腸肌陸續都有感覺。原本在折返點排名25,後來又超越兩個而到23名的我,陸陸續續開始被超,不過在27公里補給站(微風運河),還好,只有兩三位超越我,我也還看得到前方跑友,上了蘆洲的堤道,此時抽筋感更明顯,稍微想加速,甚至想維持一呼二吸節奏,都會抽筋,就在河堤上又被兩三位超越。30公里下高堤前補給站,有肌樂可噴,稍微噴一下,喝點水,繼續前進,這時有一大路是獨跑,完全看不到前後跑友,約在33公里,我不慎踩到右邊草地水泥,腳步一不穩,右大腿二頭肌劇烈抽筋,不得不停下腳步走一走,停下腳步先前也有過,都是快大抽筋時緩一下,這次是很嚴重的抽筋,走一小段後再勉強跑起來。

這樣邊看著北市的大稻埕、新光三越,經過好幾座橋,終於又快跑到都會公園,這段路雖然一直處在快抽筋狀態,但心肺功能、代謝血糖功能上都還好,一直都不會感到累,只是也快不起來,因為會抽筋。
過了最後一個馬路,是最後一個補給站,肚子有些餓,補給區就只有水,食物區空空如也,我趕緊問服務人員有沒有食物,還真的有香蕉,藏起來避免半馬人拿去吃,讓全馬人沒得吃,吃了根香蕉,喝了水,就剩最後3k。此時開始感到疲累,反而抽筋感沒了,也許是累導致腳步邁不開,也使得抽筋不發作。不過又被三四位超過。

最後為了要求自己能在3小時半內完成,有勉勵自己完成。但終點一直看不到,心理上有些痛苦,最後是看到三重捷運站(外環捷運)才確定終點位置,最後一百公尺想衝,腳又抽筋,一拐一拐跑進終點線,成績3小時25分,不過分組居然有第10名,有可能第一次領獎盃,去服務台一問,果然剛好發到第10名,破pb並沒什麼好高興,我心裡有數這里程應不足,領到獎盃卻是很興奮,這是我第一座全馬獎盃,半馬領了很多,全馬倒是第一次。

終於又完成一次全馬了,後半程還是多需要一點鍛鍊,以後前半馬都會用今天的速度,重點在後半程要維持起來。

而且領獎很快,視有史以來最快頒獎的一次。我領完寄物,和家人聯絡了晚餐集合時間,再吃了大會提供的米粉、肉羹湯,就聽到廣播出現我的名字,趕緊衝下去領獎,為今天的比賽留下紀念。

全馬首次上凸台,再累也值得

這個比賽自己跌跌撞撞沒有表現很好,但按照Mizuno訓練課表後的第一個比賽,就拿到獎盃,雖實際上沒有破一年前冬山馬的pb,但也是好的開始。我有充分信心,12月的連三馬一定至少會破一次。

這次為何實質上沒破pb呢?
 當然是因為後半程的失速,抽筋造成。
抽筋原因可能是:
 1.賽前一天不該進行抬腿這種幾近重量訓練的課表,這次的抽筋點一開始就是昨天抬腿用到的那些肌肉。
2.前半程速度是否過快,我想這還好,原本要跑進3小時20分,就該有這種速度。
3.幾個過馬路的衝刺是否有必要,為了省一個紅燈的幾十秒,卻讓我腿部抽筋,損失更多時間。

 回到家剛好八點,趕緊沖洗一下,就往陶板屋去,吃個牛排補充營養。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1031121賽前一天小跑6公里,另加抬腿50次

明天下午要比賽,是今年夏天以來第2場,上一場是四周前的大阪馬拉松。
根據MIZUNO的訓練表,賽前一天小慢個20-30分鐘,於是今天早上就設定如此。
第一節還是上課,處理一下公務後,進食點,到後操場,慢慢的跑,
一圈一開始還跑了70秒,後來則大約在62秒,慢慢的加快,一圈約60秒,再加快,一圈約57秒,最後剩兩圈時,是28分20秒,於是用50秒一圈的速度跑最後第二圈,44秒衝刺最後一圈,順利的以不到30分鐘完成6k。均速1分鐘,算是慢跑了。

最後增加50次抬腿,是希望多把能量耗掉一些。


大致上這一週的訓練計畫,就次數而言,每週比mizuno的安排少一次,但每一次的份量都有完成,甚至超越。所以這次應該就算是第一次驗收看能不能跑進3小30分內。

不過現在腿倒是有些酸,幸好是下午比,多了近10個小時休息。

還沒決定要騎車還是坐捷運到幸福水樣公園,不過早就規劃好晚上來去吃牛排,補充養分。預計三點半起跑,最晚七點15分可跑完,希望能在七點前完成,回到家約八點吧。八點半可以吃到。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1031119跑9.3k另加游泳約1500m

今日早上還是忙著出考題,且在籌劃剛獲得通知的明後年高瞻計畫通過要弄的一些東西。
還收到簡訊說師大下午要來訪談,
年輕人就是不會做人,哪有要來前才通知的,早在兩天前就要先約好,於是就回絕了他們這次請求,因為我決定下午1-3點要去跑步。

看完午睡,自己也瞇一下,已經是下午一點半,著裝後就到後操場,當時還不確定自己要練什麼,週日跑過10k比賽,相當於乳酸門檻跑,三點還要上課,無法進行LSD練習,前兩天又沒怎麼跑,今天理論上要進行強度大一點的練習,但有點懶懶的。於是就進行加強版的普通練習。
本來是慢跑40分加上WS5-7次。
加強版就是以較慢跑高速(今天用每圈56秒)跑40圈後,只在36分多,於是繼續多跑4圈,湊足了40分多。

接下來以接近衝刺,跑100M,跑完走半圈操場至起點再跑一次。跑5次,今天跑彎道,因為有學生活動,無法跑直線,但彎道感覺起來,衝刺較無法像先前直道這麼快。

之後上了兩節課,又被師大學生訪問到5點半,接下來還有訓練,因為這幾天晚上無法像之前10點多就入睡,體力太多沒耗掉,今天打算多耗點體力,多弄掉些體重。所以又去游泳,速度無法快,大約游了200M蛙式,1000M多的捷式,另外再來個混合四式100M,只不過仰式轉蛙式時,腳差點抽筋,這也表示今天的確有操到。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1031116統一發票42分58秒,比去年慢了40多秒。下午政大跑2k。

先前的練習比較著重在全馬的耐力跑,這一週也開始練衝刺,不過乳酸門檻最近練得較少,所以今天的表現居然比去年差。
感謝運動筆記網站提供照片


也有可能是這兩天肚子不舒服有關,昨夜肚子小痛了一晚,影響了養分的吸收。

昨天帶全家去昌吉街拿晶片順便吃豬血湯,又搭捷運跑到松山站,體驗昨天剛開張的松山線,原來遼寧夜市旁邊就可到河堤,這邊的河堤之前不論是自行車練習或是跑步比賽其實都經過過,下月的富邦全馬也會從對岸經過。

為了今天的比賽,昨天吃了不少,其實真的沒必要,也導致肚子痛,因為僅僅是10k的比賽。

下午四點到家,睡到近五點半,晚上近十一點講完給娜妹的故事後,又睡了,三點被蚊子吵醒,已經連續兩天半夜起來打蚊子了。

又勉強的躺下到四點40分鬧鐘響。

5點05分出發,5點20分到達北一女,換裝後,5點25分到達北一女門口,把東西拿給領兩位同事,就去熱身,大約跑了5-6圈,有1公里吧,達到微微出汗的狀況後就去起點排隊,還不算太晚,算有排到前段。

6點準時出發,約10多秒就到了起跑區,和往年一樣,平面道路都是擁擠中,直到上高架才能順著ˋ自己節奏跑,至折返點22分08秒,回來看了網誌才知道,去年前半才跑21分多。

回程有些超越,不過前方有幾位女性跑友一直無法超過。什麼時候女跑友強的變得那麼多。最後一小段一直看不到終點,不知道自己保留的體力是何時可以拿來全數燃燒。

過了公園路吧,才看到終點線,加速衝刺,最後以42分58秒(自行計時)完成。

領完物質和晶片退費後,感覺身體狀況很好,本想拿著物資包,加跑3公里休閒組,不過看到同事蔡杰回來,就算了不跑,反正拿著東西不好跑,不過明年倒是可以多報一個休閒組,跑個兩趟(其實合計不過13公里)。

就回家了,買完早餐到家裡,還不到7點半。

這次比賽沒有辦法跑到預期的42分內,我覺得我力量還有,就是當下無法跑更快,但就這個速度再跑個幾公里沒有問題。所以就是要靠速度訓練了。

早上十點鐘,小朋友們看電視,我突然睡意襲來,跑回去睡回籠覺,一睡睡到十一點半,下午趁著天氣好,帶全家去政大走走,操場跑了幾圈,晚餐就在政大旁邊的馬來西亞餐廳吃飯,五點多就幾乎客滿,幸好我們是五點整進場。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1031114練1公里間歇

一方面是課表,一方面是因應週日的統一發票10公里賽,所以今天的計畫為1公里間歇。

原本是有計畫跑到昌吉街拿比賽用品,順便進行19公里長程訓練。
不過後來改成週末再去拿,順便可帶全家去昌吉街吃不難吃的豬血湯。
加上昨天天雨又忙,沒練速度
所以今天就練間歇。

目標介於全馬3小時半(4分15秒完成1k)和3小時(3分45秒完成1k)間的訓練內容,打算以4分完成1k,中間休息4分鐘,每8分鐘一個循環。

拋開上次練3次就爆掉的陰影,也降速來因應。
這次順利的幾乎皆以3分55秒左右完成5次。

最後一次,直接挑戰2k,前面有些拉掉,不過最後一圈衝到43秒,剛ㄍ好8分鐘完成。

完成總計7k的訓練,含暖身共8k。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1031112忙,練3.6k。

今天一早就忙,前三節在出段考題。第四節上課,中午師大學生來訪問。本來一點有另一批學生,但我先講好,1-2點我得休息,所以改在2點過來訪問,3到5點又要上課,又有另一批學生來觀摩。

所以運動時間只好在下午5點後,天微雨,地板潮溼,而且五點多天色就黑了。不過本週日要比統一發票,得好好練一練。

今天訓練科目為MIZUNO課表裡,40分慢跑加5-7次的ws。由於時間不多,我大概只跑了18分鐘慢跑,15圈外跑道,約有3.1公里吧。接下來就是所謂的WS,到現在還查不出什麼意思,不過看日文漢字可猜出是用100m的衝刺速度打個8折跑100m左右。

跑5次,前三次約15秒78,第4次加強一下速度,跑到14秒7左右,剩最後一次就想衝刺看看,用最大速度,這樣是跑了13秒7左右吧,由於沒有記好時,到達終點時,碼錶沒有按到,手揮過來再補按,是記錄到14秒08,所以應該在13秒7吧。

練衝刺是有必要的,類似做肌力訓練,在沒去健身房情況下,配合課表適時來一下衝刺,應該也有助於跑馬,對於週日的10k賽或許也有幫助吧。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1年1度的校慶補假LSD訓練,加量至37公里,近4小時完成


已經是連續第3年了,每次的校慶補假(週一)我都跑去淡水,來一個LSD訓練。正如前面說過,S是要多slow呢?根據mizuno的訓練計畫,是要跑5分內(在比賽前一個月),今天也是計畫以此速度來跑。

一大早就醒了,不過為了要幫小孩還9點才開的圖書館書,我約9點25分由景美國小起跑。
 出發前照兩張

今天補給品帶得足夠,背上背個背袋,內裝換裝衣物和手機。腰上綁個腰帶,是不知哪次鐵人三項賽的贈品,可裝兩瓶170cc的飲水,和零食、金錢、uu卡。
其實跑出去後,我還一直在想要怎麼跑,有點不想跑到淡水了,因為回程坐捷運也要將近一小時,有點浪費時間,所以本想跑到社子島,回來去買牛肉麵之類。

最後還是決定到淡水,原因是淡水新店線馬上就要分家,以後就沒法子直接從淡水坐捷運到景美了,算是最後一次吧。又想說,不如回程時從某站(再上網查)下車改騎乘UBIKE回景美,這樣不僅可多運動,又可去寧夏夜市買牛肉麵,又減少車資,一舉多得。所以就確定往淡水跑去。
到達大稻埕,進行大補給,吃了一根巧克力棒,用零錢投自動販賣機,不過有一個10元一直不被接受,這樣就沒法子買大罐飲料,無法補充自行攜帶的飲料瓶。不過飲料還有,繼續跑。
一樣,超過21k就有疲倦感,此時在社子島上,不走以往的洲美橋路線,往社子島末端走去,計畫繞過這裡,跑到社子大橋。
這段路跑得很累,幸好在末端的社子島頭公園,發現自動販賣機,而且可用uu卡,用剛才頭不入的10元買了鋁箔包之外,也用uu卡買了運動飲料。在此也補給了燕麥棒。

跑到關渡時已經是3小時出頭了。在此又補給了飲料,跑到淡水軍營時,遇到跑步同好,問我要跑多少,我就說是從新店跑過來,打個招呼後繼續跑。和往常相同從竹圍站到淡水站,都是很疲累的跑。
跑到西堤牛排,就是今天終點了。費時3小時54分,可以跑一個全馬了。不過根據手機的紀錄,其實只跑了37公里。
 到淡水照一張
隨後跑去跑魚丸、魚酥,這次居然獲得魚酥老闆娘說:「少年仔,要買什麼」這個稱謂讓我有跑4小時總獲得報償的感覺,運動會使人年輕啊。

買完立刻去搭捷運,回到景美已是兩點半,又去愛買買菜、圖書館借書,回家又準備晚餐料理,弄到4點半才睡,補眠到5點半,小朋友放學。

睡覺時娜妹和我有每天的例行問答:今天中午吃什麼,我才赫然想起,對今天中午沒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