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報名這場,是想要符合體育自學的要求,跑場半馬或全馬可扣減時數什麼的,加上贈品不錯,一隻吹風機等於報名費一半。只是沒料到與期中考時間如此靠近,今天一個白天唸書的時間就少得多了。
早上五點十分自動起床,鬧鐘雖訂在五點四十分,但若睡下去會進入睡眠週期深沈段,到時被鬧鐘喊醒,會覺得沒睡飽。
因為起得早,就悠閒喝咖啡吃早餐,穿衣服,六點二分才出發,出發前沒下雨,信義路開始下雨,機車越往北騎,雨越大。
六點20多分就到16號水門,之前權證路跑也在這個點。在附近社區路邊停車,冒著雨到會場,寄物後到起跑線,也就差不多開始要起跑了。
此時下起大雨來,跑出去後先走一段靠河小徑,風大雨大,跟颱風一樣,鞋子立刻全濕。半月前跑工安杯也下雨,不過雨小得多,甚至開跑後雨有暫停。
已經很久沒有在這麼大雨中來跑,幸好有先見之明,穿的是薄底顆粒鞋,不會吸太多水,也比較有抓地力。
(上週週年慶慣例去信義新天地買鞋,赫然發現現在這種薄底鞋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nike引領風騷的厚底彈力鞋款。趁週年慶打折,我也買了一雙,不過要等天氣好的北馬再來啟用。)
21k人沒有很多,很快就跑出人群,可以用5分內來跑。
最後均速是459,剛剛好在目標內。
前8k就如同在操場練跑,規律的一吐二吸。兩者差別是操場沒有上下坡,但也沒有補給。
雖然是21k而已,天氣也濕冷不口渴,但我理性勝過感性,要求每站自己喝口水,尤其是運動飲料,以免糖分不足。速度上也不暴衝,控制在呼吸節奏下的均速,第9-11k雖然跑出五分速,但這乃是逆風造成,也差不太多。
14k是本週最高值,也明顯在15k之後,感受到壓力。緊記上坡改成一呼一吸功率恆定緩步前進模式,下坡則發揮重訓肌力優勢,重心前傾大步追趕模式。有效地維持速度,雖然已開始跑出五分了。但算還能齁著,也逼出自己現有極限,也就是讓自己跑得痛苦一點。以往要上凸台,是真的讓自己忍受大半程痛苦.
在8k之後就和一位跑友纏鬥,互有超前,但我最後一K就是跑馬第三階段:放開衝,雖然速度也只有517,但順利擺脫糾纏,搶先達陣。
大會成績和手錶明顯不同,是因為大會里程其實少了一百多公尺,為了補足這一百多公尺,我繼續往前跑,在龐大領完賽禮的人群中(3k人超多)穿出,完成實際的21k。
名次部分暫時就不在意了,畢竟現階段重點不在這。
總之,今天還算滿意,有達到目標。接下來兩週因為期中考,訓練量會降低些,之後再進行北馬前三十天訓練課程。
另外,今天的場地規劃實在不理想,場地也小,完賽禮發放人手不足,21k雖只有650人,但3k人爆多,但發放位置在一起,排隊有夠長,又下雨。所以我乾脆先不領完賽禮,先騎車去美麗華附近內湖娘家拿文旦。再回來,已經過了20多分鐘,還要再排隊,不過這次大約十分鐘就拿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