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人生新變化。˙7/26小跑步7/28重訓

 7/25週一

因為昨天跳繩,雖然昨晚有用按摩球按摩腳底,但還是有足底筋膜疼痛現象,腓腸肌因為充分的鍛鍊,也有疼痛感.今日休息一天.

7/26週二

禮拜四的考試大致上已準備妥當,我也不是要拿高分拿獎學金,能安全過關就好,在此前提下,唸起來較沒壓力.但也算準備得差不多了.另外一個點是,明天要公佈宓姐分科考試成績了,攸關他未來的人生,至少是明年一整年的生活,所以心情開始緊張起來,唸書也不太專心.

晚上就不念了,八點,小跑步到costco,快速買了一些食材零食,本想騎ubike回家,但完全空台,改搭捷運,時間上和騎車應該差不多.但就少運動些了.

7/27週三

今天九點要公佈成績,早上一早起來也唸不下去,就先散步倒垃圾、買雜物,八點半就回去準備看結果.宓姐還在睡,但後來得知他其實很早就醒來,只是躺著不起床,想東想西準備接受現實.

這次不敢抱太大期望,原因是上次學測被數學考倒,連帶影響心情其他考科也考不好,結果大約只能填選到台大護理系.當時,做爸爸的我也很難過,比我自己去年差兩分插班考沒上北藥還難過十倍.

不過在鐵人和馬拉松磨鍊出來的我們,有著客家人硬頸精神,我跟姐說,眼淚擦一擦就站起來繼續努力(據媽媽說,在學校第一節課收到學測成績單時,姊哭翻一整天,明明學業成績在班上總排第六,學測成績在班上卻是倒數)

就叫姊姊立即放棄學測申請第二階段,不用去管審查資料、口試等繁瑣浪費時間的複試需求,直接開念分科測驗.

也開始注意到歷年學測的簡易傾向,導致學生對難題失去能力和準備.於是就此開始練難題,以準備分科可能也出現難題的挑戰.甚至連國中的妹妹,從今年二月開始,我便要他做資優數學題目.算是提早四年準備.

三月一日成績公布隔天到七月初,整整四個月多,姊姊也頗爭氣、吃苦的在外頭(國圖或學校)從早唸書到晚.大概只休息畢業典禮那一天.

畢典後最後的一個月,他也參加了補習班的自修課,這自修班要繳一萬元學費,不過除了提供自習教室外,最大特點是早上有考試.考題也出得超難,正符合我們需求.

我也盡我能力,幫他指導和規劃生物和化學的準備,解答他的疑問.其實從他問的問題,我可瞭解到她的生物和化學應該算是在高中生中前茅者.每次文組出身的媽媽,擔心的問說他的成績到底如何呢?(媽媽的心態倒也不是要宓姐有多高分,而是擔心他應付不了三類組的課業競爭)我都回答生物、化學應該不錯,但不知物理、數學唸得如何,生物專業的我,久沒碰物、數這兩科,也看不出他的程度.能夠佐參的資訊是,他數學學測考爆.但萬一數學物理不理想,可靠生化兩科拉抬.畢竟這不是學測,而是分科測驗.

有機會一起晚餐時,(姊都在外苦讀,大部份不在家用餐)我也不斷用各種話語信心喊話,媽媽則是照顧他的生活,給他生理、心理的溫暖關懷.

不過,我們其實都已做好了重考的準備,甚至數理再考不好,是不是改念商科就好(蜜姐社會科超強,完全沒在學測前特意複習,憑高ㄧ、高二的平時上課,居然就拿到滿級分)

7/10全家去看考場,師大,是爸媽的地盤,我前後念了20年,媽也念了10年,婚紗照都來這裡拍,坦白說,咪姐那時候已在媽媽肚子裡,所以他還沒出生前也來過這個考場.總之,這考場算是有地利之便.

7/11早上我騎機車載姐去考場,從側門(全家便利店)進去前,我看得出姊姊十分緊張,呼吸急促,肌肉僵硬,我跟他說了句:「不用那麼緊繃,就把它當作一場模擬考」,姊瞬間軟下來,我深覺得這句話很重要,因為後來第一節物理考完後,各家分析資訊都指出今年物理史上最難.如果照學測經驗,第一節考爆(數A)後來信心沒有,連環爆.照此經驗,這次會很慘.但這個月在補習班模考專考難題,而早上考前我又要她以模考精神面對.剛好符合這情境.不過這也是我當時樂觀的想像,實際考得如何呢?

當天我也在考場旁的師大圖書館,讀了一整天書,算是精神上的陪伴,聊盡爸爸心意.也算是集氣.雖然姊完全沒出考場,午餐就只用家裡帶的簡易餐盒,在教室用餐.



這半個月來完全沒問姊成績,他也完全沒查答案.全然放鬆追劇,表現算淡定,雖然口頭上有說,要準備重考了,但有可能是先不抱期望,以免失望太大.



終於,要公佈成績了

早上九點一到,姊還在床上沒聲音,我電腦一查,先看到數學:50/60,還不差,因為據說數學難度不輸學測,原本擔心會不會只有40出頭,再一看,化學59/60,很棒,雖然知道化學不錯,但沒想到只差一級滿級分,看到大魔王物理,46,的確不理想,但至少沒有爆炸,最後生物56,是最符合預期(雖然我原先希望他有到58)




當下,有點興奮,五科平均分數有到52.8,據我換算去年錄取分數,大約52多,就是醫牙藥門檻.何況今年題目較難,分數應會降些.不過大考中心尚未公佈累積人數.只能憑經驗推算.

這時姊姊出房門了,我大聲跟他說,考不錯喔,就聽到她滿意地笑了幾聲,可知他早在房裡偷偷看了成績,要是考不好,今天一天應該就躲在裡面不出來了,考得好才立即衝出來.

當時就跟他分析,藥學一定上,醫學牙醫有機會,但至少達到初步目標,即對得起自己三年在北一女的認真學習生活.

十點半左右吧,公佈了累積人數,因為慈濟不看姊相對弱勢的英文,就看四科.從四科各自累積人數,可推算出姊慈濟很有希望.

更晚一點,公布組合人數,姊五科總分全國排名303,而單單醫學系自費的名額就有370人,還不包括牙醫、公費醫學生等.所以確定了,姊考上醫學系自費生了.


終於

漫長四十年的等待

咪姐阿公,一直想當醫生,當年考不上,就寄望我身上,雖然他從未和我提過,之後老媽才說的.我當年鄉下國中第一名畢業來台北考上建中時,看得出他很高興.只是咪姐阿公在我高二上就意外過世,老媽沒工作,家裡五個小孩,家境出現窘迫現象.我當時隻身在台北唸書,生活費、房租儉省下過得去,但考量到家裡經濟,自知不敢多要補習費,所以三年來我只補了一學期化學、一學期數學、一個暑假的英文(唯一沒效)和最後物理考前複習班.

其實每當有補習,成績真的都大幅進步(除了英文),我後來也才知道,我們班上考上醫科的,都是補好補滿(說真的當年高中校內老師講課,大部分同學都沒在聽,老師也常有被盯在黑板前面被學生問題卡住的情況,印象中,只有兩位物理老師課講得很好)

不過沒錢也沒辦法,而大學考上的師大公費生物系,在當年也是可以穩上中國牙醫系(大學同學甚至有可以上北醫牙醫。要是當年選讀,今日女兒們就可依個人興趣,想念什麼系就念什麼系),也是因為家裡經濟,我得讀公費減輕負擔.從那之後三十年:吃不飽、餓不死、離不開.

不過,當老師的好處是,我有時間培育下一代.而從我國一開始,經過四十年的等待,今天終於

得償所願,我也不辜負老爸在天上對我的期待了.


人生新變化:姊姊馬上要離開家生活至少六年,原有的生活步調要重新調整,八月一整月可以好好梳理.

7/27忙了一整天的分析,就沒運動了

7/28白天到北醫完成考試,應該會及格吧?我樂觀思考.

晚上跑步到運動中心重訓.最近因為發放動茲券的關係,這又只有一個月的效期,所以使用人數比先前多很多,不過剛好進去時深蹲有位子,就扛了最大90kg,3*6下,最後結束時,要上架前,因為力竭和裝置不利因素,一下子有點卡不上去,從鏡子看到後面有一年輕同好,面露關心,有想要上前幫助,不過我倒是隨即順利自行處理了,但也暗中謝謝這位仁兄善心,其實如果是我,也會想向前協助,只要給予幾公斤的力道,就可降低危險發生

7/29因為昨天重訓又休一天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五十歲新生兒

 身體狀況在每個年紀都會變,所以,我可以用五十歲新生兒稱呼自己,表示我是第一次面臨五十歲的狀況,正如剛出生的嬰兒其體內的運作是他脫離母體後的新狀況.

嬰兒的身體狀況,使得他必須睡得多達20小時,營養是兩小時喝一次奶,一開始不能運動,尿布換好,身體就可保持舒適,歡笑的再次入眠.

五十歲的新生兒我,睡眠會被尿意打斷,中午必須補眠,營養要多吃些肉類蔬菜、少油少鹽.運動要和四十歲不同,之前有氧耐力為主要選項,現在當然有氧耐力仍保持,但更需要重訓練肌肉和其他選項,如爆發力.

上週五重訓之我,覺得體態和精神好很多,週六休息一天,週日天氣很熱,可以游泳或是夜間跑步,但我最終選擇下午四點,到公園無太陽處跳繩.一開始就連跳414下(其實沒有卡關,但心頭痛了起來,不知是心肌缺氧還是胸肌或筋膜痛,為免危險,當機立斷停下來,不需鐵齒逞強)

最後應該有累積1500下.再垂直跳圍牆20下.

回家洗個冷水澡後,突然覺得身心特別舒暢,已經許久沒有這種感覺.看來跳繩比起跑步和游泳都更符合我現在的需求,至少是今天的需求.

所以運動多元化是五十歲新生兒身體狀況的需求.有氧、重訓、爆發、柔軟度都得兼顧.


接下來三天要持續準備考試,週四考完預計順路去大安運動中心重訓.一週至少一次,能兩次當然最好.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7/22饗饗,重訓

 7/21(四)和昨天一樣,穿阿托跑舒暢

天氣更熱了,因為白天沒下雨

跑沒幾百公尺就一身汗,乾脆把衣服脫下來跑,這樣有涼爽些,而且因為昨天的成功,今天有想跑多一些.一開始就往古亭河濱公園花園處再迴轉,比昨天永福橋左轉多了2公里.

又出現狀況,因為衣服脫下,流的汗,沒辦法被衣服阻擋,就全數往下流,所以跑到六公里多時(景美橋迴轉)鞋子就濕掉,阿托濕掉後,踩踏時不僅會出現聲音,而且很滑,這樣也就沒辦法多跑,回到樓梯處就回家了.

7/22(五)今天要吃饗饗,算是提前慶祝父親節,據說媽媽一個月的半夜十二點搶到訂位,而且應該會是好位子,果不其然,正是面對101的景觀位.加上餐點確實不錯,比上個月仁輝請吃飯的饗食天堂(晚餐價)既便宜又好吃,算是我第一家願意再回來吃的buffet.






早上也為了要吃buffet,特定去重訓,希望重訓完後再大量補充肉類,可多長些肉.

現在大家健身知識多了,六、七年前當時也常來健身房(練三鐵辦游泳月票贈送)當時深蹲架較少有人使用,包括我,現在深蹲架爆滿,連續兩次都沒得用,今天也只能用硬舉替代(至少今天硬舉可用,上次也輪不到)



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天氣太熱,昏昏欲睡

 新聞上看到法國人用各種方法忍住熱浪,但就是不裝冷氣.

一開始還真的認為法國人環保意識優越,

後來新聞繼續看下去:

1、一年才十多天熱浪,忍忍就過去,裝了浪費.(就像台灣一年寒流只有十幾天,沒必要為此裝暖氣)

2、古蹟太多,重視市容,住屋裝冷氣要申請且繁複

3、晚上睡覺時氣溫會到20度,要蓋被,早上會踢被醒來.一天要經歷20-40度的溫差

原來如此,這樣當然可以不用裝冷氣

如果法國人來到酷熱悶濕,氣溫雖不到40,但夜晚溫度依然30以上,無風時更慘,一年有近四個月處在體感溫度40時,我才不相信法國人真的不用裝冷氣.

冷氣耗電,火力發電放熱又溫室效應,核電才是最環保最穩定,無奈反核是宗教,反核教徒們就跟信奉統一教、某法師一樣,用道理是無法說服的.

7/19因為昨日練了重量,休一天

7/20一直昏昏欲睡,下午四點本來念不下書,想去跑一下,卻又下起雷雨,只好撐著,之後身體明顯極為疲勞想睡,八點時,下定決心打破惰性,跑出去,因為深知,一旦不動會更疲累,是種惡性循環.要打破惰性的方法是,不要給太大目標,譬如說原本設定跑12k,心裡或許會反彈,此時,就想跑個2k就好,讓自己真的下去跑,一旦跑起來,汗一流,精神一恢復,其實就可以跑遠些,

當晚便是如此,先設定河堤小跑一圈3k就好,一開始連3k都有小抗拒,但跑完1k,血氣流暢後,就順順的跑了6k多,要跑多也是可以,但穿著阿托,也怕晚上睡不著,就此打住.

也要感謝阿托的存在,免去穿襪綁鞋帶,也涼爽,穿阿托會比起穿跑鞋更有起跑動力,只可惜不能跑長,不過先階段不練速度和比賽,只讓血脈暢通的話,阿托就做得到了.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7/18重訓

 因為前兩天疑似中暑狀況不佳,7/16就休一天.7/17在家簡單的啞鈴,也是做得意興闌珊

7/18(一)狀況稍微好些,有點活力了,也設定了要練肌肉

就現階段,重訓可能比有氧重要些,把蠢蠢欲動傾向萎縮的肌肉喚回來

早上去師大把暑修課程唸了下,這第二部分就比第一部分簡單些,大部分與去年考試的內容相關,讀起來壓力也小些.

下午兩點半,先慢跑至運動中心當作熱身,今天雖悶熱,但沒有太陽,所以還算跑得動,雖然速度也超慢.

一進去,裝錯槓鈴,舉得很吃力被嚇到,以為體能退化,原來算錯,裝到80,目前只能做到85    kg   。

練過之後,統整能力如下,作為下次刺激肌肉生長的起標值

1、深蹲90kg,3下

2、胸推40kg,5*5.後來加到50kg,上不去.

3、引體向上20下,今天右手肘沒痛

4、仰臥起坐42+13下

5、背肌20*2下

6、小腿210磅(220舉不起來,可能也是疲勞故)

7、大腿,算緩和操,沒測極限值

8、二頭肌40kg

每週應該要練兩次,不過以我目前生活型態,大概只能確保一次,另一次就算加減練.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連兩日狀況不佳

 7/12很有精神的跑完11k

7/13也很有活力的晚上帶妹去游泳

今天因為肌肉有些酸痛,只能游1700自由,加兩次的蝶、仰50混合

7/14(四)暑假第一遊

身為玩粉,去海科館看節目中製作過的佈景


接下來到和平島一遊,這還是首次進來這公園,風景不錯、設施管理也完善,甚至還有海水泳池,水裡有小魚共遊.直說:姐妹倆小時候不知有此地,不然應該會常來.

類似野柳的海蝕岩

也到基隆廟口吃了一番


7/15(五)下午跑一趟costco,特定在下午兩點半出發,進行耐熱訓練
一開始速度還可以,以這種溫度言.
但第五K起就沒力了,也是因為該永和段風大之故.奇怪的是以往練鐵人時,每次騎單車從三峽回來,都覺得風大不好走,今天明明是反向,怎麼也是逆風呢?
另外,也想起有一年十月初(待會找找網誌,查到了,2017年),氣溫將近四十度,還去跑全馬,現在的年紀,或許還可以硬撐完,但會有副作用吧?

買完,扛近二十公斤商品搭捷運回家

7/16-17
這兩天狀況和週二差很多,疲累不堪,雙肩酸痛(可能是週五扛重物回家所致).讀書時,邊讀邊打瞌睡.也懶懶的不想運動.晚上也早早就寢.莫非是週五耐熱訓練後遺症.也或許是天氣實在太熱,已經要到38度了.睡到半夜,還熱醒到起來開冷氣.
多喝水、多休息、躲到冷氣房裡,看過兩天能否恢復.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7/12 狀況略好,跑11k

7/11週一,姊姊考分科,我也到考場師大圖書館待了一天,今天熱到爆,休息一天未運動

7/12週二,和昨天相比,今天下午陽光小些,傍晚也吹了些微風,比較不悶熱,身體狀況似乎進入週期高點,相對而言比較有精神.晚上就在不是昏睡的情況下,開跑.

今日路線是永福陽光橋.精神狀態好就是不同,比較願意在喘氣下撐著跑,不會輕易放鬆開來,不過速度仍只有516,但我想這也是天熱的緣故,天涼些時,同樣的跑力應該可以跑到五分內.

最後一段有加速跑一下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7/10游泳

 7/10早上到圖書館半天.

下午到師大看考場



今天酷熱,先前下午會下大雷雨降溫,今天完全大太陽,在外頭待個十分鐘,全身就冒汗

這種情況下,家裡四台冷氣開了三台.

晚上跑去游泳.

捷式速度還是在213,沒有特意拉速度

因為肌肉酸痛感還在,今天不游仰式,只玩了蝶式兩趟,另外再加上抬頭捷50m.






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體育自學和重訓

 7/7(四)因昨天有跑,請連跑兩天,今日就休息一天

7/8(五)回北醫辦理體育自學.學校小學生多,所以北醫弄了許多自學克,包含體育和通識都有.體育可在大三申請,我算轉學生身份因此就從下學期可以申請看看.

反正平常運動時間多,保證比大部分大學生多得多,運動經歷也豐富,受傷也多,就申請看看,看樣子通過機會不小.

之後就留在北醫唸書,和別的學校不同,圖書館開放時間少,不過七月都有,因為有國考需求.

去申請前,先到大安運動中心練一下,有練比較大重量,深蹲做到90公斤,小腿做到210(lb?)都比以往練得多.

7/9(六)昨天重訓有收到效果,今天起肌肉痠痛,好久沒有這麼感覺,也表示很久沒有真正訓練了.外頭天氣也超熱,所以就順勢休一天.

不過重訓效果真的不錯,整體精氣神都提升.

有氧運動練心肺

重量訓練練肌肉

搭配營養和睡眠

這三項是破銅老鐵人與歲月奮戰的重要戰術

7/10(日)

早上先到圖書館練腦,暑修的這一門課真的不是開玩笑,頗有難度.譬如早上花了三個小時才寫了習題三題左右,一小時一題.這樣開始擔心沒辦法在月底前通過考驗了.必須加強專注度收拾起輕視心了.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慢慢跑起來

 7/4(一)準備上暑修課了,雖然不是實體也不是線上同步,不過還是要實體考試,而且一學期課程濃縮在這四週,這個月要整天念這門課了.

今日未運動

˙7/5(二)一整天在師大,中午沒吃午餐,只吃了兩片餅乾,一方面天氣太熱不想出去吃也不會太餓,一方面這個夏天算是吃太多,體重壓不下來,一直維持在74左右,以往夏天時體重應該要在71-72。

晚上再去小跑個6k,果然體重馬上跌到73初,這種日再過幾天,很快就可達到目標,

7/6(三)今日去師大,居然忘了帶筆電,幸好有筆記,就這樣唸了一天,不過說實在,一整天念同一科目,唸到後來就厭倦了,讀書效率也差.應該還是要強制搭配點綴一點別科

晚上設定要跑稍長距離,至少大於10k,路線就選擇一陣子沒跑的陽光、永福橋路線,有兩個小變更,一是景新高爾夫球場要改建成住宅了,這也是高中群組看來的消息,今日看到場地果然沒有之前那麼明亮,打球的人也少多了.二是陽光橋公園步道做了小改建,一開始我還差點找不到路徑.

跑到永和端,手表沒電了,無法記里程,也使得原本想加跑一點路的心情中斷.手錶沒電的狀況日益嚴重,畢竟用了四年.差不多該換電池了.預計十月週年慶找有打折百貨公司換.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7/2高中同學聚會,深蹲.7/3游泳

 7/2(六)

早上讀書,下午看羽球,邊做啞鈴深蹲

晚餐和兩位高中同學聚會,一位是醫生,一位是牙醫.先不論兩位的學業及職業成就.今天聊天才知牙醫同學最近父母雙逝,他們四兄弟要分遺產,正是瀕臨翻臉反目的關頭.遺產包括吳興街北醫大門前的三個店面,月收租金20萬。就租金部分四兄弟每人每月就有五萬.此時醫師同學淡淡一句:「就跟你退休金一樣」(這還不論店面價值估計近一億.後者也造成兄弟間即將反目),當場讓我受到驚嚇,原來有錢人真的多,我真的算是貧民.不像網路看過去一堆窮人在哀嚎,事實上,眾多的有錢人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所以吃這頓飯,帶回來淡淡憂傷,阿Q式聊以自慰的只能說,幸好老媽過世時沒什麼遺產,一點點現金加苗栗一棟舊房子,兄弟姊妹間也沒什麼好爭吵的,現金好分就均分,哥哥姊姊們直接放棄房子權份,給年紀最小一直住在老家的弟弟.大家關係還是很好,和父母在世前相同.

不患寡而患不均,真是至理名言.

憂傷是在於,即使我尋求事業第二春,目前走向,也永不能超越兩位同學的收入,而他們兩位的上一代是白手起家但也都已坐擁巨資.我沒父母庇蔭,大學就公費,算半工半讀,工作、學業兼顧,一直以來也是很努力.但忙呼呼了前半生,也不能給小孩無限自由的學習路徑,例如和我眾多高中同學一樣,直接把小孩送國外留學之類.

這部分真是當年選擇擔任公教人員的悲哀,尤其是早年我也不是沒法選擇,就只是因為選擇了太早進入舒適圈.

還好,我還有機會再打拼看看.

所以,繼續努力.沒辦法變成有錢人,至少不能在通膨年代中餓死.

7/3(日)

因為昨天吃太飽,一直都不舒服,早上一早就去游泳.現在的課表都是1600捷式暖身兼有氧運動.之後還蝶式、仰式等.今年已經第三次游蝶仰了,漸漸回到之前感覺,所以今天又加碼玩了一百混合.

快結束練習時,游泳班出現了.一堆學齡前不會游泳的幼童來學習,但其中居然有一位中年大叔夾雜其中學習游泳,當教練問說誰會韻律呼吸時,這位大叔和一些小朋友也舉手了,十分有趣.隨後小朋友們被帶去小池子練習「不怕水」,這位大叔也跟著去練了.這令我想到,這不就是我現在在大學和一堆未成年人一起讀書的場景嗎?所以特定上岸拍下這張照片做為紀念.


週日完全就沒讀書了,明天7/4(下週一)起暑修課開始,為第二人生打拼努力.


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6/30游泳,7/1啞鈴健身

6/29十分神奇,我十點多就入睡了,已經許久沒這麼早睡,況且中午也有午睡.

早上趁空到台電桂山買冰,價格便宜用料紮實,根據Google,上次來買居然是四年前.沿途景物不變,冰棒價格也沒漲太多,開的車子也相同,唯一不同是我們和小孩都年紀漸大了.也比較不跟我們出遊了.

6/30今日結業式,早上到垃圾,先跑個1公里多,流流汗而已,也測試一下右腳踝狀況。之後走去公館和最後一屆導師班畢業生見個面,外頭天氣很熱,不過還是搭巴士去找另一位校友聊一聊.

學生的美肌開很大,我的皺紋都不見了



今天一整天沒讀什麼書

晚上帶妹去游泳.

 捷式速度更慢了,因為這麼慢,不需蛙式暖身,現在一下水就直接捷式.

最後再游蝶式和仰式練心肺及肌肉.


7/1暑假第一天
一整天在圖書館唸書,中間回來邊看羽球賽,邊做啞鈴健身,深蹲約12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