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一大早又出發去機場,昨天才從機場回來睡一天。
算算我個人到京阪神已經有五次之多。全家也在2006年寒假來過一次(18年前),所以對大阪或京都、奈良的景點不太有興趣,不過之前沒去過的點,如姬路城、宇治、甚至伏見稻荷都還是有新鮮感,更重要的是這幾個點,比較沒名氣,來訪觀光客較少,相較於大阪、京都、奈良等市區,後者人山人海、吵雜不堪,坦白說不是很舒服。
尤其,最近日本天氣不比台灣涼爽,旅遊期間每天也都大太陽,而日本景點大約五點就關門、早上媽、妹倆人也沒法早起,因此就只能在十點到下午六點,正好大太陽期間在擁擠人潮中逛。
喝水也是個大問題,以往都說日本水可以生飲,以往來訪多半在涼爽日子,沒機會測試喝水,這次實測發現,自來水其實有股味道(坦白說,台灣自來水反而沒這種味道),生飲不太適應。只好買礦泉水,一罐500cc,要台幣25元以上(自動販賣機。後來有機會去超市買到2公升大包裝,台幣22元,再進行分裝)
所以,總結而言,這次日本行受惠於日幣貶值、日本物價漲幅不大,所以是近三十年來首次感受到日本的便宜物價。吃、住、行、購買都比當年3.3:1的時代好太多,(甚至台灣某些物價都已超越日本)旅遊起來沒有物價壓力。
但是因為人太多、天氣太熱,一改之前每次來日本的安靜、清幽氛圍(若包含其他地區,全家來日本也已經有十次),所以坦白說,這是唯一一次會說,以後再也不想來日本的一次旅行(其實還可以,只是要找非大都市的人少地點)
第一天到達,直接去迴轉壽司店吃爸爸節大餐,兩千多台幣,但大家都反應這家沒特別好吃。
路上經過便宜大型超市,裡頭的部分商品物價是台灣的一半(冰品、甜點之類)
8/9直接到以前沒去過的姬路城,城牆頗漂亮、街頭人也不多。進城是買票時誤買了一張附帶日式庭院的票(+50元而已)但這張票不僅沒有周遊券的折扣,而且那個日式庭院不算好逛,可能會對不熟悉東方文化的西方人還算新奇,但我們其實常見。
在姬路也吃到便宜又著名的老店:明石燒,好吃,日本遊客也都來排隊。
三大名城之一,比大阪城漂亮
中午沒吃(沒趕上姬路有名的烏龍麵,甚至所有店都關門,只好簡單吃便利商店甜點)
晚餐則抓開店第一時間,在神戶吃神戶牛丼飯,被認定是本次去日本最佳餐食。
加蛋、加啤酒,我這一客3200日圓,合台幣六百多。但頗滿足
吃完才去逛神戶景點:異人館等,都關門了
ˊ中國城還算有開
第三天去奈良,途中經過生駒,因為周遊券可免費搭纜車,就上去看看
主要是給小朋友玩的,看完一致覺得,十八年前帶姊姊來大阪時,就來這個景點就好,不用花大錢去環球影城,什麼都不敢玩。
奈良還是那些鹿。和當年不同的是,有大量的觀光客,擁擠不堪。
廟的泉水反而比自來水好喝
大排長龍的奈良艾草麻糬,新鮮現吃頗好吃,也是排隊名店
晚上去大阪鬧區逛逛,人爆多
8/11退房改去京都,住在郊區的伏見桃山,這邊有許多製酒場所,附近有間月桂冠博物館。
主要的活動便是清酒體驗,600元換三杯,有九種可試。妹未滿十九歲,只要100元,不可試飲,但送個酒杯當紀念品。我覺得這是本次來日本之最佳體驗
到以抹茶聞名的宇治,也有不少觀光客,但遠比大阪、奈良少多了。
宇治的平等院,不來不知道他的名氣,日幣的一萬元和十元,都有圖案取材自本院
一萬元上的那隻鳥,就是平等院上的護院神獸
接下來到伏見稻荷,以大量鳥居為名
在那邊待到晚上七點多,看完夜景才下山
之後有個錯誤行程,本來想到京都吃飯,但許多店已關,有開的那間又看錯路線,白晃一趟,最後還是回去吃超市食物。搞得疲累不堪還脫水。
8/12的京都行程,也是在人群中。應女性要求,有增加逛街行程。就是往清水寺路上的店面,消費了不少,包括妹妹送我的八爸節禮物,老花眼鏡盒。
金閣寺逛完(因為以前去過,就讓媽、姐、妹三人去,我在外頭等,一方面也是因為出國已經四十天,身體有點疲勞不想逛)、北野天滿宮(求學業、日本市集)。到嵐山時已經有點晚了,晚一點好,人不多、較涼爽。
晚餐吃飯店附近市集的簡餐(預計的有名烏龍麵沒開),就是便宜速食店,不好吃。早知道去超市買東西回家吃
8/13前往大阪,先去東橫inn寄物,之後就是逛街行程,兩點多吃完拉麵,這家拉麵蔬菜為主,不像其他拉麵濃鹹,還不錯。吃完我先回飯店歇息,晚上再去和逛街的三人會合至大阪城
十年前來跑馬拉松,就是從大阪城出發,那時好像在整修,印象中沒這麼靠近拍照
8/14準備回家,早上退房後先寄物,之後去逛黑門市場,十八年前只有在門口照相,沒進來逛。
之後又去道頓崛買藥妝品,回飯店拿行李,再搭車去機場, 不到一點由飯店出發,兩點多才到機場,且進去後還要搭接駁電車,所以可說剛剛好在登機前二十多分鐘,才剛剛好到登機口。時間抓得剛剛好。
大阪機場也是人爆多,不敢再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