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20230305雙北城市馬拉松,保四成功。配速重要性彰顯

以往比賽前常說會當作LSD練習,但實則一上場還是拼了老命在成績競速上。

 但這場比賽是真的LSD練習了。一方面是自從台北馬之後,學業就非常忙,忙完期末考馬上去實習加上過年,隨即就開學了,一開學就開始準備國考,所以整整三個月完全沒有跑過15k以上,三個月跑量也不到200k。

二方面:體重自從過年後就暴增到76公斤,恢復到十多年前還沒真正跑步前的體重,體重增加一方面代表運動量不足,也代表比賽時須做出更多功,不利於長跑。

三方面,週二全家游泳,週三再去跑個十K後,當晚我就感冒了,而且頗嚴重,包括咳嗽和鼻塞,身體沈重而累,當晚唸書時邊唸邊打瞌睡,十點就上床,一睡到早上七點,整整九小時,可惜充足的睡眠不足已打免疫力抓回來,還是發作了。其實和真正的重感冒比起來還算輕微,但也不輕,尤其戴口罩這幾年已經很少感冒。連帶著這幾天當然沒法練習,週四後睡眠其實也受鼻塞睡眠而不夠好。

所以這次只有一個期望,能夠用穩當540內的速度跑完,達到4小時內,也可算是我的LSD練習。當然也燒脂肪順便減肥。即使是如此卑微的期望,也擔心自己只是壯膽,搞不好後段一樣掉速。幸好這場比賽雖有限速五小時,自我評估應該還是可以順利跑完。

早上睡到413,吐司加起士、咖啡。四點四十分出發。四點五十分停車到仁愛路,沒法再往前停到光復南路接近國父紀念館捷運(回程要從新北市搭捷運回來),因為封路。再慢跑到會場,換裝寄物後,還有五分鐘時間,此時對面大樓廣告字幕版顯示氣溫只有12度,但體感不太冷,應該是濕度不太高。

出發後,就讓自己保持節奏,維持530左右速度,有時上坡或補給而多幾秒,下坡少幾秒。速度控制得不錯,不像以往可能暴衝,也是因為有自知之明,最近狀況不佳也練得不夠,怎麼可能跑台北馬的均速520內。

比賽路線分段全都跑過,仁愛路、金山南路、環台北市河堤、社子島,即使是進入新北市市區後的路線也跑過,很多年前參加八方雲集路跑賽,也跑過這賽道。新北市河堤,就是華江橋到大漢橋這段,先前練鐵人三項自行車、跑LSD、去新莊體育場跑5k,都是走這裡。

感謝仙輩照相,他每週六早上都有在家旁邊的福和橋照相,但通常週六我跑休或去跑時已太晚,所以這好像是第一次拿到他拍的照片,感謝仙輩與尋寶網付出。

少練習的關係,腿部肌肉退化甚多

很順利的以穩定的平均530配速跑完32k,進入所謂的全馬最後10k,開始感受壓力。速度開始下降,39k後甚至跑不進550內,幸好前段有多賺一些時間。

每站都補給喝運動飲料,唯一沒補給的在大佳河濱公園那一點,因為剛好在400配速團後面,人太多拿不到水。身上自帶兩包運動膠,分別在15k和30k感到微微飢餓時吃掉。補給站其實也有能量膠,但明顯屬於便宜貨,沒多少補給效果。另外只在補給站吃一個涼堂,太涼了,導致後面喝水時牙齒痛。

回到終點,狂喝了五杯運動飲料。不像以往比賽飢餓,速度不夠快,蓄積的脂肪夠燒吧。


結束地點在新北市政府前廣場


順利地達到目標,四小時完成

關鍵就在前段守、中段hold,後段本來應該要衝,但沒力,改成後段發揮意志力。



39k開始,嚴重的感受到壓力,被400配速車追過,配速員還要我不看錶跟上就好,但我覺得他們的速度稍快一些,我也跟不上,而且根據計算,應該有機會以自己步調完成,果然順利在時間內壓線。


跑馬拉松還有個最大好處,每次跑步完,血壓都會降下來,平常晚上量都在133,所謂的高血壓第一期。平常跑個10k時,會降到127左右。跑得越多,血壓降越多。跑42k就可以到11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