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多數台灣跑友關注的台北馬了,這是全台的最大馬拉松,單單全馬就有一萬人參加。
也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期末考。
對我而言,明年初的渣打馬才是本年度跑季的期末考,人較少,天氣更冷涼,成績可以更好。
台北馬算是階段性的檢視。
所以這次也沒打算破PB。只希望能夠穩定的配速,並在330內完成。
為達此目的,這次將穩定配在455,扣除補給時間,有機會達成。
上週跑完很耗元神的苗栗馬,之後連續休息了好幾天,一方面也是因為天雨,一方面則是保養生息。
直到週四放晴,也剛好輪到我游泳的日子。小游了200m蛙+1800m捷。後者速度217,肩膀的影響尚未解除。
週五微雨,但一週不跑步,可能有礙週日的比賽,所以到河堤以六分半速慢慢跑,順便檢視一下身體狀況。
跑時覺得腳有點邁不開,速度也快不了,本來只想跑六七K,不過感覺還可以,最後跑10k,到後段加到最高速,也只有五分整。而且覺得右大腿和左臀肌,有些僵硬疼痛感。
晚上入寢前,就用按摩槍多打了幾下,希望週日順利完成目標。
12/20比賽當天
昨晚十一點就睡了,早上四點起床,這麼早起床的原因,是要送媽姐二人到小巨蛋,今天是兩位馬拉松志工新體驗。
四點二十多分出發,十二分鐘就到小巨蛋,接著我開車回家,換乘UBIKE騎去市政府。這次比賽首次開賽、結束不同場地,所以就不騎車去市政府,免得到時還要回市政府牽車。
五點二十分就到了比賽場地,微微下雨,入場前先到地下停車場順利不排隊上了大號。接著去寄物,這次比賽應該最大缺點是寄物(不過每一年台北馬的寄物動線都是問題),尤其今年有防疫關卡,因此從南邊進場已經檢疫過的一堆人要從會場內穿越關卡到會場外寄物,之後又要穿越關卡和未檢疫者一起排隊回到會場,造成該處關卡大塞車。其實只要開一個路口,只出不進就可解決。
其實路口另一角也可進出,但大家在天昏地暗時,也注意不了。我倒是馬場老經驗,除了會找廁所,也很快注意到可以走另一頭,因此回來時沒塞車。
大約五點五十分就進入C區等待,此時氣溫只有14-15度,又吹風漂微雨,我的帽子忘了從寄物袋取出,幸好排位的人很多,有群體防風保暖的功效。
足足在場內罰站了四十分鐘,才起跑,這次果然有國際大賽風貌,會場沒有主持人和音樂聒噪之聲,很像幾年前跑大阪馬的感覺,只是跑者間交談聲大和大阪馬的一片肅然不同。
起跑了,一開始人群中打轉,但大家速度都不慢,所以很快就進入巡航速度。
這次原本配速在455,配合周遭速度,我大概都跑在450。且過補給站都不停留的抓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