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點本來要出發全家去爬大尖山,結果一出門就下雨,當時還想說練練雨天登山技巧,不過到了汐止,雨越下越大,只好放棄。剛好看到遠雄的博物館,就在這逛到一點多。
吃了北大荒水餃再回家。
回家約三點,全家全躺平睡覺,我睡到五點才起床,很久沒睡這麼長的午睡,午睡對我而言,睡太多會很不舒服、頭部昏昏沉沉。幸好有解藥,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運動。
約七點就至師大分部,原本教練是說可以不用練,如果昨天跑太累的話。
第一,10K對我是練習家常菜,以往的基本訓練,而且基本速度就是在47分,所以不累也不應該累。
第二,原本想說,若是有爬山,或許就不跑了,結果天候影響沒爬山
第三,解救我的午睡頭痛。
所以慢跑至師大分部後,先熱身關節操,之後就跑起來,前兩次速度跑不出來,後面才好轉。現在跑四百覺得很累,不知之前亞索八百怎麼練的。
晚上也看了姿勢跑法的影片,大致了解,這跑法的要訣和目的,我想對我而言,或許可以減少受傷機會外,就是可以在後段沒力時,維持跑姿和速度。還有也提醒了我腳掌落地的位置。
2018年8月12日 星期日
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1070811跑10K,47分鐘整。
0810的課表是滾筒,但前一天少做了肌力訓練,今天順便補足。
0811的課表是團練,今天主要課程是10K速跑。
早上把下周要去複試的吃料補足,下午在大雨中跑了一趟迪卡農買了水袋,買錯了,一公升有點小。
運氣好,五點半出發時,雨變得毛毛細雨,小跑至中正橋時,已經完全沒有雨了。暖身部分就跑了3K多。
接下來就是帶操和跑步姿勢訓練。
然後是主菜 10K,一開始照慣例衝很快,但我發覺以高頻跑步,或新學的姿勢跑,速度會快到讓我無法掌控,以往一開跑,倒還是可以壓制自己速度。
要跑五圈,每一圈的速度都慢了下來,五圈跑完還要補400M,我兩百速度有再拉起來,最後就以47分整跑完,和去年九月的永慶盃跑47分12秒差不多。
體能上還沒有回到巔峰,另外,現在的高步頻和我習慣的呼吸頻率,目前搭配不起來。今天有一直覺得沒有掌控好,或許等我步頻和呼吸頻率在達到新調和後,成績可以有明顯提升。
0811的課表是團練,今天主要課程是10K速跑。
早上把下周要去複試的吃料補足,下午在大雨中跑了一趟迪卡農買了水袋,買錯了,一公升有點小。
運氣好,五點半出發時,雨變得毛毛細雨,小跑至中正橋時,已經完全沒有雨了。暖身部分就跑了3K多。
接下來就是帶操和跑步姿勢訓練。
然後是主菜 10K,一開始照慣例衝很快,但我發覺以高頻跑步,或新學的姿勢跑,速度會快到讓我無法掌控,以往一開跑,倒還是可以壓制自己速度。
要跑五圈,每一圈的速度都慢了下來,五圈跑完還要補400M,我兩百速度有再拉起來,最後就以47分整跑完,和去年九月的永慶盃跑47分12秒差不多。
體能上還沒有回到巔峰,另外,現在的高步頻和我習慣的呼吸頻率,目前搭配不起來。今天有一直覺得沒有掌控好,或許等我步頻和呼吸頻率在達到新調和後,成績可以有明顯提升。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1070809配速五、六區。200M*3+400M*4。間歇跑
今日課表算是間歇跑,雖然沒有明說,休息時間也沒有強制
因為時間應該不常,所以下午送妹去英文班後,就去師大分部練習,預計一個小時可以練完。
首先慢跑至分部,關節操後,開始跑起來。
大致上的配速都是42.5秒,200M的中間休息兩分鐘、400M的中間休息3分鐘左右,就達到可以再次起跑的狀態。
這個配速比我跑亞索八百快4秒左右,這樣就很累,也就是跑四百後,應該沒有再跑四百。
不知是速跑體能退步,還是每100M差一秒,就差很多。
晚上還去補吃父親節大餐,錢都。算補了些營養。
因為時間應該不常,所以下午送妹去英文班後,就去師大分部練習,預計一個小時可以練完。
首先慢跑至分部,關節操後,開始跑起來。
大致上的配速都是42.5秒,200M的中間休息兩分鐘、400M的中間休息3分鐘左右,就達到可以再次起跑的狀態。
這個配速比我跑亞索八百快4秒左右,這樣就很累,也就是跑四百後,應該沒有再跑四百。
不知是速跑體能退步,還是每100M差一秒,就差很多。
晚上還去補吃父親節大餐,錢都。算補了些營養。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1070807配速I區90分鐘,含熱身18.5K。 0808滾筒
現在已是8月8日父親節了。
昨天(0807)白天很熱,傍晚五點多太陽也很大,所以就先煮晚餐,吃飽飯後,休息到七點半才出發。
首先一樣先跑去倒垃圾,慢跑兼暖身,關節操後,開始跑起來。今天路線和周日相仿,跑到陽光橋,再進新北市端,不過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在中正橋就過橋回來。
今天速度不慢,一直維持在515以內,大部分是以511再跑。比前天快了30秒,因此雖然少跑10分鐘,但總里程卻差不了太多。
步頻部分,則都維持在180以上,大概就是因為步頻較快,所以速度較快。
心跳部分,則有30%跑到配速四區,相對前晚沒有配速四區的情況,是累了一點。
過程中有略略覺得腳踝不適,此時稍微改變腳掌落地角度,調整速度,狀況即回復。
跑回家附近河堤時,還有15分鐘,就繼續跑到景美橋再回程。
90分鐘結束後,還有數次的高頻原地跑,跑到全身溼答答,趁著最後的收操,讓身體乾一些,至少不再滴水。
回到家已接近10點,由於跑得過於亢奮,12點多還不想睡,後來不知幾點才朦朧睡著。
0808今天課表比較輕鬆,排的是肌力訓練,趁今天把兩張免費電影票拿來用,再用花旗的還旅卡,六折買兩張票(396元),等於396元四人看電影。
看完還走去寧夏夜市吃牛肉麵,感覺退步,比老袁牛肉麵差了
回到家已接近十點,今天就不做肌力了,反正周一有做過,周五的滾筒先拿來用,因為腳也的確有點痠痛。
昨天(0807)白天很熱,傍晚五點多太陽也很大,所以就先煮晚餐,吃飽飯後,休息到七點半才出發。
首先一樣先跑去倒垃圾,慢跑兼暖身,關節操後,開始跑起來。今天路線和周日相仿,跑到陽光橋,再進新北市端,不過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在中正橋就過橋回來。
今天速度不慢,一直維持在515以內,大部分是以511再跑。比前天快了30秒,因此雖然少跑10分鐘,但總里程卻差不了太多。
步頻部分,則都維持在180以上,大概就是因為步頻較快,所以速度較快。
心跳部分,則有30%跑到配速四區,相對前晚沒有配速四區的情況,是累了一點。
過程中有略略覺得腳踝不適,此時稍微改變腳掌落地角度,調整速度,狀況即回復。
跑回家附近河堤時,還有15分鐘,就繼續跑到景美橋再回程。
90分鐘結束後,還有數次的高頻原地跑,跑到全身溼答答,趁著最後的收操,讓身體乾一些,至少不再滴水。
回到家已接近10點,由於跑得過於亢奮,12點多還不想睡,後來不知幾點才朦朧睡著。
0808今天課表比較輕鬆,排的是肌力訓練,趁今天把兩張免費電影票拿來用,再用花旗的還旅卡,六折買兩張票(396元),等於396元四人看電影。
看完還走去寧夏夜市吃牛肉麵,感覺退步,比老袁牛肉麵差了
回到家已接近十點,今天就不做肌力了,反正周一有做過,周五的滾筒先拿來用,因為腳也的確有點痠痛。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1070806肌力訓練+滾筒
今天一早到大同高中參訪,渾身是汗,中午隨意在長春路上自助餐,搭捷運回辦公室,處理公事後,還去看牙齒,修手錶,送妹去學校,完成不少庶務。
今日沒跑步課表,慣例周一是休息。主要是要滾筒放鬆,自己在另加練肌力訓練。
昨天跑100分鐘後,肌肉的確有些緊繃痠痛,而今晚的滾筒真的有放鬆之感。
明天還要進行90分鐘跑步,兩個目標,一是速度比週日快,一是步頻能拉到180。
今日沒跑步課表,慣例周一是休息。主要是要滾筒放鬆,自己在另加練肌力訓練。
昨天跑100分鐘後,肌肉的確有些緊繃痠痛,而今晚的滾筒真的有放鬆之感。
明天還要進行90分鐘跑步,兩個目標,一是速度比週日快,一是步頻能拉到180。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1070804團練:姿勢跑。1070805配速I區100分鐘
0804團練日,今天在台大操場,離家只有2K,所以大約520慢跑過去,540左右到達。
課程重點在姿勢跑,簡單說有二項要訣
1:身體跑持略前傾的一條直線,讓重力帶著身體前進
2:腳要記得拉起動作,不必管放下或落地的動作
揪下來有七次的200M配速六區跑。重點在要能自我控制在時間範圍內,不要快或慢,學習找到用姿勢跑或高步頻時,能夠以身體感知到正確速度。
前五次都太快,第六、七次勉強達標,但還是快了些。據說下周要跑到+-一秒內。還要更精確的控制。
會後,騎UBIKE回家。
0805配速一區跑100分鐘
這是營隊三周來最重的課表,其實是我以往練習的基本功課之一,只是在暑假期間應該是沒有在六分速以內跑過。
白天有太陽太熱,約五點以後太陽已被雲層蓋住,我約540開始跑出去,先熱身15分鐘(包含拿垃圾慢跑去倒)。
一開始速度在516,很快地到520,跑到陽光橋已是渾身大汗,也不過才20分鐘,買了水之後,速度已降到均速530,就這樣維持很久,直到華中橋,下橋時用走的,加上橋下封路,不得不跑進露營區,左彎有拐,速度更慢,最後到青年公園時,因為停等紅綠燈,手錶開始亮起破表的聲音(低於543配速),就這樣均速維持在543,也剛剛好跑到目標:雞肉飯的附近。
先在夜市買一杯西瓜汁解渴,這次速度降下,一個原因也是血糖低了,肚子有餓感。
買完雞肉飯,騎UBIKE回家。
2030到達家裡,結束今天操課,周二有類似課表,要跑90分鐘。
回家檢視一下,其實我的步頻居然在170出頭,是我慣用的節奏,並沒有達到預計的180,下周二要在體驗一下。當天可能得一大早起來跑,晚上預計要去看電影。
課程重點在姿勢跑,簡單說有二項要訣
1:身體跑持略前傾的一條直線,讓重力帶著身體前進
2:腳要記得拉起動作,不必管放下或落地的動作
揪下來有七次的200M配速六區跑。重點在要能自我控制在時間範圍內,不要快或慢,學習找到用姿勢跑或高步頻時,能夠以身體感知到正確速度。
前五次都太快,第六、七次勉強達標,但還是快了些。據說下周要跑到+-一秒內。還要更精確的控制。
會後,騎UBIKE回家。
0805配速一區跑100分鐘
這是營隊三周來最重的課表,其實是我以往練習的基本功課之一,只是在暑假期間應該是沒有在六分速以內跑過。
白天有太陽太熱,約五點以後太陽已被雲層蓋住,我約540開始跑出去,先熱身15分鐘(包含拿垃圾慢跑去倒)。
一開始速度在516,很快地到520,跑到陽光橋已是渾身大汗,也不過才20分鐘,買了水之後,速度已降到均速530,就這樣維持很久,直到華中橋,下橋時用走的,加上橋下封路,不得不跑進露營區,左彎有拐,速度更慢,最後到青年公園時,因為停等紅綠燈,手錶開始亮起破表的聲音(低於543配速),就這樣均速維持在543,也剛剛好跑到目標:雞肉飯的附近。
先在夜市買一杯西瓜汁解渴,這次速度降下,一個原因也是血糖低了,肚子有餓感。
買完雞肉飯,騎UBIKE回家。
2030到達家裡,結束今天操課,周二有類似課表,要跑90分鐘。
回家檢視一下,其實我的步頻居然在170出頭,是我慣用的節奏,並沒有達到預計的180,下周二要在體驗一下。當天可能得一大早起來跑,晚上預計要去看電影。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1070803高步頻配速I區40分鐘,加STˊ6次
現在我逐漸能夠使用高步頻的節奏來跑了
前天跑的時候,一直壓不下速度。
今天則是可以用185步頻,以511的配速I區速度跑40分鐘
只不過這種跑法比自己習慣的165左右步頻,在相同速度下,跑起來累多了。
七點半才出去跑,20分鐘熱身後,40分鐘跑步,加上6次的高頻原地跑(大概都有250),最後的收操,這樣居然練到九點。
前天跑的時候,一直壓不下速度。
今天則是可以用185步頻,以511的配速I區速度跑40分鐘
只不過這種跑法比自己習慣的165左右步頻,在相同速度下,跑起來累多了。
七點半才出去跑,20分鐘熱身後,40分鐘跑步,加上6次的高頻原地跑(大概都有250),最後的收操,這樣居然練到九點。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1070802高步頻200M*5
今日功課是步頻180以上跑200M,配速六區間,五次。
五點半,還有點太陽,不過因為今天功課是速跑,不用長時間曬太陽,即使未天黑,也可開始練習了。
先順便把垃圾拿到處理場,再以高頻慢跑,後來查表得知只有部分時間在180下/分,大部分落在170,不過也慢慢體會到高頻慢跑要如何跑。
到了師大分部田徑場,裏頭十分熱鬧,很多人在慢跑,自我訓練的高手也有好幾位。
暖身關節操+慢跑+抬腳後,就開始訓練。
昨天速度一直太過,但今天是配速區間五,本來就要快,所以速度上不是問題,只是要試著用更高頻的腳步,和自己以往的習慣不同。
四次都是用330的速度跑,算起來是45秒200M,但說真的跑得很累,和以往自己習慣的步頻和步幅比較起來。以往其實這個速度只跑200M是很輕鬆的,甚至可以用42秒來跑四圈,後者就是我的亞索800的配速,跑完之後,也只要320的緩和,但今天只跑兩百,卻也要兩分多的緩和。
不過我看過高手在跑時,的確步頻很高,當然再加上步輻也大,使得他們速度夠快。我再跑跑看看,看看狀況如何?或許真能藉此突破成績瓶頸。
因為今天課表所需訓練時間較少,偏偏卻也較多空閒時間,乾脆再加練昨天的肌力訓練一模組(不過忘了深蹲,也少做鳥狗)
五點半,還有點太陽,不過因為今天功課是速跑,不用長時間曬太陽,即使未天黑,也可開始練習了。
先順便把垃圾拿到處理場,再以高頻慢跑,後來查表得知只有部分時間在180下/分,大部分落在170,不過也慢慢體會到高頻慢跑要如何跑。
到了師大分部田徑場,裏頭十分熱鬧,很多人在慢跑,自我訓練的高手也有好幾位。
暖身關節操+慢跑+抬腳後,就開始訓練。
昨天速度一直太過,但今天是配速區間五,本來就要快,所以速度上不是問題,只是要試著用更高頻的腳步,和自己以往的習慣不同。
四次都是用330的速度跑,算起來是45秒200M,但說真的跑得很累,和以往自己習慣的步頻和步幅比較起來。以往其實這個速度只跑200M是很輕鬆的,甚至可以用42秒來跑四圈,後者就是我的亞索800的配速,跑完之後,也只要320的緩和,但今天只跑兩百,卻也要兩分多的緩和。
不過我看過高手在跑時,的確步頻很高,當然再加上步輻也大,使得他們速度夠快。我再跑跑看看,看看狀況如何?或許真能藉此突破成績瓶頸。
因為今天課表所需訓練時間較少,偏偏卻也較多空閒時間,乾脆再加練昨天的肌力訓練一模組(不過忘了深蹲,也少做鳥狗)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1070801高頻跑步,肌力訓練
今日功課有二
1、高步頻配速I區跑步20分鐘
2、把週六所教過的肌力訓練操作一套。
暖身20分鐘後,開始進行步頻至少180的跑步,我很久以前就知道高步頻對跑步有益,也可降低膝蓋受傷風險,所有名將步頻至少都有180。但已經試過,真的不能適應,我習慣的步頻大約150左右吧,步幅則可能有一定,這也使得我比賽可以有一定的成績。
今天跑起來,不僅很輕易就超過配速上限,而且也很喘,雖然已極力壓低抬腳和步幅,但速度還是在500以內,後來就不管速度了,注意步頻和步幅大小。
後來跑到師大,繞一圈操場後,跑步時間結束,改練肌力,這邊強調的是核心和四肢的連接。
因為沒有時間,來不及收操就先回家,晚上決定來做滾筒。
1、高步頻配速I區跑步20分鐘
2、把週六所教過的肌力訓練操作一套。
暖身20分鐘後,開始進行步頻至少180的跑步,我很久以前就知道高步頻對跑步有益,也可降低膝蓋受傷風險,所有名將步頻至少都有180。但已經試過,真的不能適應,我習慣的步頻大約150左右吧,步幅則可能有一定,這也使得我比賽可以有一定的成績。
今天跑起來,不僅很輕易就超過配速上限,而且也很喘,雖然已極力壓低抬腳和步幅,但速度還是在500以內,後來就不管速度了,注意步頻和步幅大小。
後來跑到師大,繞一圈操場後,跑步時間結束,改練肌力,這邊強調的是核心和四肢的連接。
因為沒有時間,來不及收操就先回家,晚上決定來做滾筒。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