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46,分組14名,總排152)
http://bravomonami.blogspot.tw/2009/04/041221k.html
2011年(1:37:24,分組13名,獎盃)
http://bravomonami.blogspot.tw/2011/04/20110410.html
2012年(1:40,受傷,總排92名)
http://bravomonami.blogspot.tw/2012/04/2012041521k.html
2013(受傷,1:48:25,總排143)
http://bravomonami.blogspot.tw/2013/04/102041410825143.html
2014(1:37:28,分組11,獎盃)
http://bravomonami.blogspot.tw/2014/04/103041354113113728.html
2016(全馬,3:38,分組14,獎盃)
http://bravomonami.blogspot.tw/2016/04/1050410338473180714231.html
2017(全馬,3:49,分組21)
http://bravomonami.blogspot.tw/2017/04/1060409482134939.html
2018(1:35:37,分組13,錦旗)
平心而論,我的成績沒有進步,比賽辦得也越辦越差,早年必有特色綠豆湯,從去年開始停止供應,獎盃今年換成錦旗(不知要掛在哪裡,暫放陽台),比賽費用從500漲到800(半馬),唯一進步的是早年是人工檢錄,後來改成晶片計時。
起跑前,臉有點浮腫。
跑完之後,精神皮膚都較佳
太早頒獎,老婆還沒回來,只好自己自拍。
回家後,請妹補拍
好多優勝者
就成績而言,從2010年起,我的半馬就在1:34-1:40(扣除受傷),好一點的時候到1:32(2015年練226之後),但始終未能突破1:30大關,其實之前應該有機會,但賽前可能練太多沒休息,現在也沒太多時間可練習,明年卸下行政職,可能好一點。不過明年也進入到50歲組了。40歲組的這十年都來跑三重馬,也算忠於賽事了。
回到成績,這次破了場地PB近兩分鐘,最主要原因應該是天氣涼爽,剛好有一個鋒面來,氣溫降了10度,有別於往年的30度高溫,所以後半程都齁得住,整個路線大致能以一呼二吸撐過,上坡時就改一呼一吸,這次前半程跑47分多,後半程也差不多,最後的兩百公尺,還可以飆速。
雖然路線應該沒變(還是早年有再延伸一些,我有點忘了),但實際只有20.8K,換算下來,每K4分35秒,是平常練習達不到的速度,所以體能還是有,是精神力無法配合。除了補給(雖然有點涼,但會渴,幾乎每個水站都有喝一杯水),就是競爭的壓力了,我猜還是得有時去參加比賽,以比賽的強度鍛鍊實力。也該去參加團練,以團體動力化解個人意志的退落。
行程簡報:
4:30起床,吃昨晚飯糰(約19K覺得肚餓),5:00出發,5:25到,人少停車方便,車上換裝進場後再加一次廁所(人不多,不太需要排隊),6:10準時出發,出發前兩分鐘下起大雨,7:45跑完,還不能領成績證明。領獎完後,才8:10,8:16老婆回來(分組第7名),8:35領完獎回家。
中午帶兩小孩,到新店走一走,買鞋兼午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