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休息一天,週一又要來消耗運動中心點券。這樣有著有效期限的壓力還不錯,逼著自己運動,和有比賽要參加的壓力差不多。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0327健身房+小跑。0328健身房。0330游泳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0325跑12k
今天補班日,不過大學的補課都用線上,不用到校,感覺就比較清閒。
本來有打算再去健身,但大約太久沒跑步了,加上最近萬金石跑友分享文太多,讓我有了跑步慾望,好久沒有這種感覺。
約四點半跑出去,今天目標是華中橋來回的12k路程。
起跑時就覺得身體輕快,應該是前一陣子深蹲帶來的好處。在年紀漸大時,真的需要額外的肌力訓練來彌補自然的肌肉流失,這種輕快感,其實就是十年前跑步的感覺,在更早前的短跑衝刺和垂直跳抓框的感覺已經快想不起來了。
跑道福和橋,就感到肚子膨脹,又要上大號了,跑步有助腸胃蠕動,到古亭河濱上完廁所,繼續保持530左右的速度前進,涼爽有些極微雨,是一個很舒服的跑步天氣。
回程在最後三公里處,雨滴開始變大,而且越來越大,跑到福和橋時,大到會滲到跑鞋裡,好久沒在這麼大雨下跑步,上次應該是去年十月的電器杯。
因為雨越來越大,最後一公里加速跑出510。也沒多快,但自己有在想,等暑假考完試,壓力釋放,年底跑步季節再來臨時,一定要好好抓回以往的跑步動力和實力。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0322游泳,0323健身房
同樣的,為了在最後十天內用完儲值券,這兩天的運動分別是游泳和健身
週三上課前跑去游泳,只有一小時含洗澡等
自由式和蛙式暖身一K後
游重點仰式,但時間不足,最後只由了兩趟。
覺得身體真的有老化,練了好幾天了,但仰式五十游畢還是會喘。更不要講現在蝶式真的游不起來了,兩年前,常練混合四式還很順呢。疫情封鎖泳池後,一陣子沒練,真的大幅退步
健身房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0318,19連續小跑兩天
0316健身房訓練後,第二天0317白天還好,但晚上睡覺時出現延遲性疼痛,首次發現半夜開始痛。
疼痛很正常,太久沒練的肌肉拿起來用都會這樣,只是夜尿時發現,讓我很意外。
重訓完的好處,是整個身體輕盈許多,上半身肌肉也不再鬆垮,前一陣子為了跑全馬,荒廢了健身,這是不對的,現階段的我,可能需要健身房比跑全馬多一些。
當然都不可偏廢,只是比例要調一下。
0318還是有點肌肉痛,不過該動還是要動,尤其晚餐後,肚子脹痛,此時最佳方法是跑步,晚上九點,簡單穿著阿托,進行消化食物跑。
跑到古亭河濱公園,肚痛漸消,且起了便意,上完廁所後一身輕鬆。短短七八公里的路跑,給身體一個舒暢的晚上。
0319
今日萬金石路跑,從2010年參加到2022,除了其中一年未中簽之外,但今年不跑了。前兩年陸續受挫,2021太熱,2022腳踩到飲料扭到。加上今年暑假有件大事,就不想跑這一趟了。休一年,之後再出發。
改成早上帶妹妹小跑一下,跑兩公里多他就喊腰痠吐痛,以往國小一、二年級可是可以跑9k,果然沒持續運動,一切打回素人。
送她回家後,自己再跑一次雞肉飯,當uber runner。來回各跑20分鐘,中間排隊等餐,卻花25分鐘,身體都冷了。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0316早上小跑。晚上健身房
早上倒垃圾。順便輕鬆跑7k。穿著阿托,不求速度,只求流汗。
跑之前,單槓20下,一陣子沒拉,還可以拉到20。
也進行拉腰,對於腰部有骨刺又50多歲的我,和許多這個年紀以上的男人一樣,都有腰痛問題,最佳解決之道是拉單槓。只是很怪,我可以拉起來到20下,但卻沒法子垂掛著超過30秒,手指抓不起來。
跑步部分沒什麼好提,就是輕鬆跑。
晚上七點半,為著要消耗運動中心到期票券,前往大安健身房。
仰臥起坐只做了十下,因為臀部有傷口,上次在學校測體適能,仰臥起坐磨擦過度
胸推做到60kg
深蹲做到95kg
因為要趕九點接妹,所以八點四十分就離開。不過偶而重訓一下,感覺身體輕盈甚多,精神也振奮起來。
重訓必須是五十歲以上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20230306-12跑快。0314迷你鐵人三項
這一個月要趕緊把運動中心的券用完。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20230305雙北城市馬拉松,保四成功。配速重要性彰顯
以往比賽前常說會當作LSD練習,但實則一上場還是拼了老命在成績競速上。
但這場比賽是真的LSD練習了。一方面是自從台北馬之後,學業就非常忙,忙完期末考馬上去實習加上過年,隨即就開學了,一開學就開始準備國考,所以整整三個月完全沒有跑過15k以上,三個月跑量也不到200k。
二方面:體重自從過年後就暴增到76公斤,恢復到十多年前還沒真正跑步前的體重,體重增加一方面代表運動量不足,也代表比賽時須做出更多功,不利於長跑。
三方面,週二全家游泳,週三再去跑個十K後,當晚我就感冒了,而且頗嚴重,包括咳嗽和鼻塞,身體沈重而累,當晚唸書時邊唸邊打瞌睡,十點就上床,一睡到早上七點,整整九小時,可惜充足的睡眠不足已打免疫力抓回來,還是發作了。其實和真正的重感冒比起來還算輕微,但也不輕,尤其戴口罩這幾年已經很少感冒。連帶著這幾天當然沒法練習,週四後睡眠其實也受鼻塞睡眠而不夠好。
所以這次只有一個期望,能夠用穩當540內的速度跑完,達到4小時內,也可算是我的LSD練習。當然也燒脂肪順便減肥。即使是如此卑微的期望,也擔心自己只是壯膽,搞不好後段一樣掉速。幸好這場比賽雖有限速五小時,自我評估應該還是可以順利跑完。
早上睡到413,吐司加起士、咖啡。四點四十分出發。四點五十分停車到仁愛路,沒法再往前停到光復南路接近國父紀念館捷運(回程要從新北市搭捷運回來),因為封路。再慢跑到會場,換裝寄物後,還有五分鐘時間,此時對面大樓廣告字幕版顯示氣溫只有12度,但體感不太冷,應該是濕度不太高。
出發後,就讓自己保持節奏,維持530左右速度,有時上坡或補給而多幾秒,下坡少幾秒。速度控制得不錯,不像以往可能暴衝,也是因為有自知之明,最近狀況不佳也練得不夠,怎麼可能跑台北馬的均速520內。
很順利的以穩定的平均530配速跑完32k,進入所謂的全馬最後10k,開始感受壓力。速度開始下降,39k後甚至跑不進550內,幸好前段有多賺一些時間。
每站都補給喝運動飲料,唯一沒補給的在大佳河濱公園那一點,因為剛好在400配速團後面,人太多拿不到水。身上自帶兩包運動膠,分別在15k和30k感到微微飢餓時吃掉。補給站其實也有能量膠,但明顯屬於便宜貨,沒多少補給效果。另外只在補給站吃一個涼堂,太涼了,導致後面喝水時牙齒痛。
回到終點,狂喝了五杯運動飲料。不像以往比賽飢餓,速度不夠快,蓄積的脂肪夠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