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一整天昏昏欲睡,下午四點多穿ㄚ拖出去小跑一番,只為補足一週運動量,同時也提振一下精神.結果晚上十點還是受不了而上床,已經超久沒這麼早睡覺.一覺到早上八點,足足睡了個十小時,除了週五可能睡太少外,最關鍵的是,我應該中標了.
COVID足足吵了兩年,被強迫戴口罩了兩年,因為政府決定共存,一下子鋪天蓋地而來,確診數一週內由數百人飆至四萬人.就在我在猜何時輪到我時.
5/7(日)早上,姊姊表示身體不適,雖沒有發燒,我先叫他今天不要去補習,在家休息.我自己也感覺喉嚨有點乾乾的.
下午我跑去COSTCO購買今日母親節大餐食品,六點多回來後,姊姊還是沒精神,吃飽飯,用妹妹學校發的最後一片快篩劑測試,果然兩條線.中標了
由有快篩經驗的媽媽檢測
右邊是前一天妹妹快篩結果(上週同班有人確診,當時還有配發每人兩劑快篩,現在沒有這措施了)和左邊的姊姊檢測,相比對下,明顯看出左邊具陽性反應.
口罩戴好好的還中標,這病傳染力之強,今生僅見,同住一起的家人一定有中,只是症狀輕重不同,我週六晚的嗜睡,和週日喉嚨的輕微不適,顯示應該也是中了,只是快篩買不到,沒得確認.
在確認之前,我早就跑了一趟COSTCO,速度也不差,就算身上有病毒散出去,我也無可奈何,反正現在政府已說要與病毒共存了.
今日COSTCO一趟,因為趕著回來,沒有繞路線.
昨天穿阿托的輕鬆簡單跑
上週五景美橋跑到南機場
疫情來襲,大家都改外帶,costco的生魚片飯大賣,母親節大餐,本來要到外頭吃的,幸好沒安排,否則真的是確診者餐廳趴趴走.
晚上,姊姊狀態不好,血氧值一度不到九十,甚至出現七十多的數值,此時有些緊張,考慮要不要去急診,但觀察呼吸、心跳、手指、臉色都算正常,加上又年輕、沒症狀,去急診是一定被拒收,或留院觀察,與其在急診室辛苦的熬夜,不如在家觀察.
幸好,週一早上就沒大礙,血氧值回升到95.
不過偶而的咳嗽,令人擔心惡化,但快篩陽性不算確診,PCR檢測全部額滿又預約不到,但要確診才能拿得到藥.也就是現在手邊完全沒藥.
本想自己弄個清冠一號配方,不過少了幾個藥材.
就自己參考新冠一號配方,加上書上寫的止咳藥:白果、桑白皮、貝母,解表藥:防風、麻黃等
配上一條魚,煮出我身為藥師學徒,第一次自己配出止咳解表湯,不過畢竟初學,雖知中藥大多無毒,但還是用最少的分量(比兒童用量還低).
電鍋煮過後,有淡淡中藥味,喝完感覺有效果,至少精神上有助益.
圖片看到有防風、紅棗、栝樓仁和配角鱸魚
黃芩、厚朴、防風、栝樓仁是新冠一號配方,我另加了桑白皮、杏仁、半夏、白果等止咳藥,和著名的解表藥:麻黃(以前感冒糖漿常添加成分),加上黃耆、紅棗來補氣.生薑來溫解表,這個配方拿來煮魚湯,至少味道還不錯
既然已知病毒感染,這兩天應該不會出去運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