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2020渣打馬連續第七年參賽。無與倫比的好天氣,3:34:19完賽,歷年第十六傑


已經是第七年參加渣打馬了,從2014年的第一年就開始參加,不知不覺已是連續第七年,這樣看來往後幾年是一定要參加了,也沒有理由不參加。首先是出發點離家裡很近的總統府,在冷涼的一月天,跑的成績都不錯,連同這次,歷年十六傑當中,有四次都是在渣打馬創下。統計前十八傑,也有五次在渣打馬創下。而且2018年生病之後,復出的第一場全馬賽事也是去年的渣打馬,跑進346,也讓我回復信心。
至少要破台北馬連十年參賽的紀錄(中斷於2018年的生病)。

這次賽前天氣也不錯,不常下雨,練習量連同0116的輕鬆跑6K,月跑量達到160K,最長距離練到30K,賽前一周練習量也減到31k,唯一不足的的速跑訓練較少。這應該也是這次沒有跑進330的原因之一。

早上440起床,這次姐姐也有跑,是他第一次跑21K,練習有到16K,應該可順利完賽。(結果下午四點才知道姊姊是分組第一名,可以領到獎金5000元,但十二點前不領就棄權,居然就這麼讓5000大洋飛走,真是太遺憾。不過主因是沒有預期到這種比賽還可以拿到分組名次,也是因為姊姊的19歲組以下,只有6人報名而已。而姐姐早已知道,但沒有跟我講,不然在等接駁車的時候,就可以去領獎了。(後記,後來電詢路跑協會,得知其實可以至協會補領,所以把三人的報名費都賺回來了)



約5點十分出發,五點半到達,台大醫院旁還有停車位,行李寄放在0540前完成,不得不說,行李寄放車的位置和動線實在很糟糕。分配到的子車還有裝滿不收的事,使得我在裏頭人群中左穿又鑽,最後幸好還是順利準時完成寄物,到起跑點準備。
起跑處有設計配速旗幟,這好處是有些人會按照自己的配速自動排到適當位置,不會一窩蜂擠到前面。

六點準時起跑,剛出發就覺得尿脹,撐到七公里處下中山橋後才得以解放。

今天天氣是跑步的完美天氣,氣溫約15度,陰天、沒雨、微風不會影響速度,反而可以幫忙排熱。這麼好的天氣,在跑步史上難得一見,一百次來不會出現超過3次。
因此這場賽事應該很多人破PB,可惜我因為上次台北馬爆掉,不敢躁進,有刻意壓制速度,有時不自覺跑到440,看到手表顯示超速,就會刻意放慢速度,整場比賽跑起來完全沒有抽筋感,疲憊感也一點點,最後的700m速度還飆到432,這顯示我沒有出盡全力,最後僅以3:34:19完賽。均速501。前半程1:45,後半程1:49。很可惜,若照以往前半程跑138,依此天氣,後半程不會爆掉,就可以以330內完賽。


今天配速十分穩定完美,都在5分左右,少數幾次跑到5分半,是因為尿尿、爬橋 等因素。
心率上,有只有在最後幾一小段,接近終點時的加速,才標到160以上。


不管如何,若不要求成績,則今天的配速得宜,跑起來不痛苦又舒暢,而且我發現現在女性跑友成績遠非當年可比,早年能跑贏我的除了菁英跑者只有極少數業餘跑者,現在在科學化訓練下(當年我們都是硬練,也不懂放鬆拉筋一事),所有跑友成績都突飛猛進。這些速度上能和我差不多的女跑友,身材都練得像一個模子打造,上半身消瘦,有精壯的小腿,豐滿的大腿,完美的臀肌與股二頭肌,後兩者連接的線條特別迷人,每每超越這些女跑友時,欣賞一下他們的下半身材,都可讓我原本日益低落的雄性激素噴發,讓我越跑越年輕,這也是一種所謂的採陰補陽理論吧。

跑到麥帥一橋時,旁邊有開車民眾(年輕人喔)開窗對我們大喊[是沒事做是不是],還喊很多次,有意挑釁,前面跑友(另一年輕人)向這位開車者比出中指。我只覺得好笑,這位開車者的行為,真的就像是所謂的狗吠火車,他喊半天,我們還不是照跑,還招來被比中指,意義不知在哪? 這就令人想起在日本跑馬拉松,路邊所有人都是在幫加油,台灣人的民族性不能說不好,但很奇怪對路跑比賽就是不寬容,十多年來跑步的人增加了,但這點改善不大。

下午午飯吃完,也只睡了半小時,真的不太累,今天沒有盡力去破PB,實在有點可惜,就留到明年吧。


送的完賽禮,還OK。
不知為何,和別人比起來,我跑步總是一副痛苦的樣子,難道只有我在盡力跑




接近終點的衝刺

被這位跑友追上,我有印象。終點前

年齡確實在臉上留下痕跡,肉比較垮了

髮際線也有點後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