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1080113十個月後再次踏上全馬賽場。五十歲組第一場。病後復出第一場。3:46:49完賽,第70馬。

這場比賽意義很特別
一、
上一次參賽已經是去年的五月,距今已是十個月,中間雖有報名其他比賽,但因為九月份的生病,直接取消了原本要參加的三場比賽,包括已繳費的馬陵全馬、改跑9K的岱宇馬、放棄參賽連跑十年全馬的台北馬。因此這是十個月後的全馬賽,應該也是10個月來第一次跑超過23K。
二、
本來沒有意識到,不過看到成績單後,發現已晉升到50歲組,從30多歲開始跑起,也有十多個年頭。鐵人不死,只是會老。
三、
九月生了大病,原本的鐵人組件散落到地上成一堆零件。從走兩步路就想坐下來,每天午睡要一小時,靜止心跳率超過九十、體重掉10公斤、搭捷運要搶座。
從打掉開始重練
心跳逐漸降低、體重上升、從散步到跑步,從2K到20K
終於在昨天宣告:[大師兄回來了]





早上四點半起床,五點五分出發,五點20分就到台大醫院前停車,今年來得較早,很輕易地找到地方停車。順利的寄物慢跑、拉筋暖身,0550到起跑線準備。
今天的策略就是順順跑,因此起跑時站位就在最後方,避免後半段沒力時被超越,會打擊士氣。
今年的路線有變動,一開始先繞中正紀念堂一圈,這樣就加了2K,隨後回到中山北路,人潮還是很多,我基本上就跟著大批人潮的速度移動,偶爾超越明顯慢跑的跑友。這幾K的速度沒有很快,但留了滿頭汗,還把帽子脫下,天氣其實冷涼,應該是眾人的輻射熱過多。
上中山橋後進入北安路,人潮已散開,這時冷風吹拂,精神還不錯,速度開始加快,常常會跑進5分速內,因為帶著GARMIN手錶,我比較能配速,看到接近或進入5分速,就趕緊降速。大致上以5分10多秒的速度在跑。
8K就開始覺得肚子餓,應該是肝臟儲存能力不若以往,吞下第一顆黑糖話梅。12K補BCAA。
今天在前半程一直壓下自己速度,用正常的呼吸在跑,不動用到一吐二吸的比賽呼吸節奏,因為很久沒有跑過22K以上,深怕後面會爆掉。這個策略很成功,我順利地通過22K-30K的里程,沒有覺得痛苦。不過30K後就有感受壓力,尤其剛好遇到逆風。
還是很順利地幾乎維持一定的速度,37K左右我就確定破四沒問題,40K之後確定350內沒問題,最後終點前還能衝刺一下,以346.49完賽,不算太差的成績。

跑後慢斯調理拉筋,搭接駁車(這次改成走建國高架路線,比較快到台大醫院,下車點也離我機車很近),買完午餐回家已是1130。



這張照片看來,的確是有50歲組的架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