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980315家樂福國道路跑賽後感想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馬拉松,距上次的ING已有三個月。


國道馬拉松和ING的差異在於,把十公里組和全馬、半馬分開時間,因此出發時比較不擁擠,


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排隊了五分鐘,才正式起跑。
跑在國道上,感覺真是好,這條高架已開車來回多趟,但唯有慢慢跑步,才能仔細欣賞風景。
且路面筆直,沒有坑洞,遠比其他所有的路跑賽安全得多。
缺點是人跡稀少(毫無路人),因此也沒有加油,成績無法提昇。
這次拿到號碼步時,嚇一跳,第一次拿到這麼少的數字。就開始擔心會不會人太少,屆時在高速公路上人孤影單。不過,正如前方所言,還是排了好久的隊,才能出發,顯見愛路跑的人還是很多。
前二十公里,十分輕易的完成,只花了一小時五十分又三八秒,這還是略有保留。顯見之前的訓練頗有績效,但後二十公里,就越來越難了,眼看著之前追過的人,一個個追過我,而自己卻心有於而力不足。雖說馬拉松是對自己的挑戰,但一直被追過,總是不太甘願。
最後,距終點5K,2.5K兩個補給站,幾乎都是補給後先走一段,才能跑,而開始跑起來時真有夠痛苦,最後一公里,腦袋一直想著,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恐怕就跑不動了,才勉強撐到終點。
自己記錄的總成績是四小時十七分五十三秒,比上次的ING還慢了兩分多鐘。跑完前半程時,還想說有機會破四呢,即使不破四,也有突破紀錄的可能,沒想到,唉,唯一的遺憾。
檢討這次比賽的訓練過程,我都著重在速度,現在二十公里一點也不是問題,速度也也提昇的空間,但這不同於馬拉松。原先訓練和戰術的想法是,前半程衝一點,反正我並非心肺功能不足,而是腳痛,若速度拉快,使得跑步時間減少,或許腳較不易疼痛,事實證明,這一次這個戰略是錯的。
下一次有兩個改進:
一、因為時間不多,當然沒辦法練太長距,但可以常常速練十二K,在比賽前練一次三十K以上。
二、由於是因膝蓋及腳踝問題,導致後半程練不起來,雖然和平常練習距離有關,但適當的護具還是有必要,尤其自己膝蓋常受傷,為避免得到runner knee,以後練習都要帶護具。
附記,右上附圖中,我的服裝右胸上有一個血跡,看到時嚇一跳,後來馬上想到,原來是右乳頭被衣服磨損而致,上次不要穿太貼身的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