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跑完間歇,一直懶得再跑
週六晚到和美山看螢火蟲,山上人比螢火蟲多太多,手電筒狂照,不知哪裡來的義工,架了幾個手提日光燈在解說不是螢火蟲的其他昆蟲和植物。把原本漆黑的山頭搞得閃電霹靂不斷。
一般民眾不懂,也就罷了,這些義工們應該也是保育類的吧,為了「好為人師」把螢火蟲的交配節奏打亂。
更搞不清楚的需要排長長路隊去小徑看螢火蟲,幸好排一陣子後,就放棄,剛好也正要下起大雨,雖然也淋到雨,不過至少不會塞在龐大人群中,行動慢而淋到更多雨。
回程路上,就在路徑旁看到龐大螢火蟲一閃一閃,真是何必排那隊。
記錄一下:
4/20,表定6:19日落,0640天色漸暗,陸續有一兩隻螢火蟲出現,但直到07:00才真的天黑,此時才開始有大量螢火蟲在草叢。
上和美山的路線,除了慣例走的台階登頂賞景步道外,有另一條從八方雲集旁邊上去社區步道,這條步道也會經過一個螢火蟲景點。
今年種植的朝天椒豐收,要等果實紅了再來採收,比較美。
週日參加科技盃路跑賽,跑這場的主要目的是拿贈送品:攪拌棒。也不算贈送,報名費相較於一般半馬賽為高,攪拌棒只能算是五折優惠。
所以一開始沒有成績的想法,而事實上整個三月和四月初,醫院實習進入到最忙的案例報告和藥物使用評估,也還有學校的四學分線上課集中在這段時間,而眼睛此時也出現狀況,各種狀況強強相碰,導致我整個三月只有80k的跑量,強度更是低。
因此就只想順順跑。
早上五點20分起床,五點四十多分出發,走的是google推薦的中山北路路線,不是慣例走的復興北路路線,時間預估相當,但是實際發現中山北路紅燈過多,一等就是一分多鐘,耗費時間比預估長得多。下次還是走原來路線。
六點十多分就到十六號水門,第一次停到水門內,其實不如前年停到附近社區,離會場反而比較近,但這樣就更要整復興北路、北安路這段會比較順。
六點四十五分準時出發,前五K在五分整速度左右,此時還有點認為可以比照前年,全程五分內跑完。但一句話,跑步只有累積,更何況我已更有年紀。前年十月,在跑比賽之前,我已練過兩次線上半馬,也有些間歇等訓練。而這次遇到剛提到的三件大事,練習量不足也不強。
所以明顯的呼吸不順,5k後速度開始下降。看看手錶,心律已經到161,這是我目前會感受到壓力的心律。
當時又想,那把標準放到2007初半馬的一小時56分內好了,那次也是之前的PW,那之後,越來越強,跑半馬跟喝水一樣輕鬆,跑一小時三十多分是常態。
過了13k,第二次迴轉後,體力大降,居然有跑全馬三十K後的感覺,也不斷被跑友超越,
第6K因為有上廁所和補給,時間到六分鐘以上。
第18k超過6分鐘,雖然也是有補給,但主因是在體能不足。
每次內科辦理的電器賽事,發放禮品的動線規劃都很差,今天也不例外,不知是哪一單位負責這部分,為何都沒有檢討缺失,尋求下一次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