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

2023天天動一動再啟動0422 -0430連續第29天。天天動一動好處:人魚線復出中。

 0422(六)今天在圖書館念了一天書。傍晚六點啞鈴健身、抬腿、深蹲等疫情招式。

夜間十點再帶妹加碼平板,今天拉到39秒*8次。為了順便看電視,今天以側式為主。

0423(日)

昨夜一夜好眠,這幾天都睡得不錯,我覺得除了維持天天肌肉活動外,這幾天減少咖啡改喝茶也似乎有效果。

早上近七點平常起床時間醒過來,摸摸肚子,居然好久不見的人魚線浮出脂肪面,看來連續21天的努力,身體有看在眼裡,給予正面回饋了。

繼續補眠到八點爬起來,因為有個任務,要去中和823公園買蔥油餅,北醫同學強力推薦。

以極慢速跑在河堤,沒法跑太快,除了還沒吃早餐,血糖怕不夠外,一大早身體還沒鬆開,這十多年來練習都在下午晚上,極少在早上跑,除了比賽,不過比賽時腎上腺素激發,很快跑動起來。今早沒有壓力,就慢慢跑,也避免受傷。

在河堤就跑不快了,何況進市區,不過假日早上的永和街道其實不難跑,人不多,騎樓很空。

排隊很常,不過動作頗快。

價格也不貴

回到家後,一吃驚為天人,難怪是排隊名店,看來之後會常常來買了。

回家改用ubike,因為早上沒吃早餐就來跑,純用儲存的肝醣,已經有點耗盡之感,手腳略無力。
大約十五分鐘就到家。

0424(ㄧ)

好像放假吃多了,體重有點回升。

早上下了一陣大雨,對天天動一動沒影響,原本就排定早上去圖書館念書

中午到大學上課,有些微雨

五點多回到家,決定今天的課表是TABATA30分鐘。做完一身大汗。

接下來煮晚餐,邊煮邊感到睡意襲來,今天有些疲憊

接妹回來後,再做39秒*8次平板。結束今日的天天動一動。

感覺胸肌又小下去了,或許明天去健身房拉一下,也兩個禮拜沒去了。

0425(二)

睡覺中覺得手指部分有些顫抖無力,想必是此處肌肉在退化

應該是要去做重訓了。

早上至圖書館,下午到校上課,今日課提早結束,回家準備跑步。

本來是應該重訓的,不過也好久沒跑步,所以選擇跑步家單槓,也算有訓練手掌肌肉。

今日路線是往考試院,順便去為九十天後的國考勘查路線。

看看有無機車停車位或是ubike,大致有輪廓了,之後還會跑幾趟。


晚上還會帶妹做平板,今日天天動一動還有下集。

0426(三)
在家重訓
0427(四)
今天一整天未到校上課,所以時間很多,除了讀書外,下午四點23分就跑一個近期最大的,15k。
速度上也有要求,有認真跑。晚上也帶妹平板
0428(五)
TABATA
0429(六)
在家進行啞鈴重訓。
抬腿、深蹲上半身等

雖然腰間有贅肉,但三角肌和腹肌還有一些遺跡。這張照片是要拍來應付體育自學紀錄的。
0430(日)
今日本來打算再跑個大的,天氣也冷涼好跑,預計要跟週二相同,跑12-15k,在近五點時跑出去。
不料跑到接近古亭,左腿的舊傷,月初新增的,又發作了。謹記上次的教訓,先把速度放慢下來,稍微跑一下後,發覺疼痛仍在,停下來拉筋後再跑,還是沒有緩解。當機立斷,立刻停跑,免得造成大傷。
幸好此時離家不遠,可以快步走回家,路上還拉了單槓20下。
走到花海處,就慢慢跑起來,腳只有略痛,還可以忍受,速度放慢一點就好







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2023天天動一動再啟動0417 -0421連續第20天。茶似乎真可改善近日發炎體質、天天動一動好處:人魚線復出中。

 十多年前發現,每年五月份身體會很疲倦,過敏發作,後來了解可能是所謂慢性發炎,過敏因子誘發所致。透過類固醇噴鼻劑改善鼻炎,運動提振精神,後來就比較不那麼不舒服,只是還記得當時還想若能五月放假,則五月要到天氣涼爽之處如日本避開這暑熱蒸氣初發。

這兩年似乎轉到四月開始發作,所以這幾天一直處在很想睡覺狀態,晚上睡眠雖偶有夜尿,但基本上其他時間睡得很熟,睡眠時間應該足夠。應該又在慢性發炎了。

鼻炎部分已處理妥善,就看如何改善體內慢性發炎狀態,其實現在就在學習藥學專業,我應該要能回答自己的問題,不過所學未精,之後的學習中,要去解決這問題。

早上還是把一門課改成遠距自修。這樣就可以有比較多時間自行運用。包括煮了一鍋咖哩,倒垃圾。還有連續第16天的天天動一動。

啞鈴50下。

啞鈴深蹲20+50下。

抬腿60下。

晚上載妹回來後,平板35秒*8下,明天應該要再進步一些。

下午上一門課,一門課再(自行)改成遠距自修。

傍晚調劑學考試。


0418,0419

這兩天的運動很單純

因為本週有兩個期中考,天氣也熱起來。就先不跑步,也沒去健身房。自己在家做疫情期間最常做的啞鈴健身。

雙臂上舉至少50下。擴胸背至少20下。深蹲至少50下。有隨著天數,越做越多。

晚上等妹夜自習回來,再帶他做平板,0419已做到37秒*8。自己也有增加難度,如順便伏地挺身,扭臀抬腿等。

雖然只是小運動,但天天動一動總比不動好,所以這幾天明顯體格有紮實些,體重機的數字也略略下跌,雖然降幅比不上跑步造成的,但也慢慢回到75kg以下,總算有機會把過年期間吃一大堆零食成的體重超標,往下前進。

0420

昨天下午開始下起大雨,應該是要轉熱天了。反正現在跑步量不大,只在10k左右,即使天熱也可應付。據說連下三天,所以今天也是在家訓練就好。

明天下午沒課,若雨不大,就會跑個10k,也要觀察左小腿狀況。

0421(五)

昨晚睡眠不足,本來擔心早上上課會想睡覺。不過今早泡了一壺烏龍茶,本想來降低我的發炎指數,沒想到好像另有提振精神的效果,一整個早上上課頗有精神。明天再泡。

中午下課本想順路去科技大學吃午餐,但中午時間人爆多,就算了。其實當時不太餓,以後可以先去讀書到近一點再過去吃飯。

下午午睡後念兩小時書,就出發去跑步了。

先順路倒垃圾,附加拉單槓22下。

記得教訓,不敢找離家太遠,無法及時放棄的路線,就往景美橋去,再至中正橋折返,回到永福橋過橋去買雞肉飯。這樣合計10k。

今天排隊人稍少,也有注意到肉的份量似乎不比以往,看來以後再跑過來買的機率要降低了

因為腳其實還也微微不適,回家就不跑了改騎車。

一開始速度在六分就有點喘,太久沒練心肺了。不過後來速度有快一些,但尚未回復平日水準。只是也不要求,尤其最近算是傷後復健跑。

腳踏車的速度也沒多快,5k賽,可隨意超越這速度,不過騎車比較不累是真的。



上次跑至運動中心時遇到老同事,聊到藥局有在賣減肥針,跟糖尿病有關。今天上課剛好講到肥胖,也提到這款藥。結果手機鬼也自動跑出這些針劑的比較,真神奇。



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2023天天動一動再啟動04 12-04 16. 連續第11-15天。0416復健跑,差不多可以開始練了

 0412(三)白天沒課,就讓腳徹徹底底的休息,只有走到圖書館,到萊爾富買飲料的一小段走路

傍晚騎Ubike至校

晚上一樣帶妹做平板,今天把時間拉到33秒*8次。

由於下肢無法動,所以這平板成為我受傷這幾天的主攻項目,也做一些花式動作,包括伏地挺身手臂式。只是現在30多秒就齁不太住,肌力和七八年前相比還是明顯退化。不過就是繼續鍛鍊,與歲月的奮戰日常。

0413(四)

不知是否運動量不如平常,昨晚睡得不好,起床尿尿三次。

連帶的今天精神狀態受到影響,整天都覺得沒活力,下午課間還睡了一下,晚上也唸不太下書,算是讀休一天。

連續動一動部分,除了不列入紀錄的ubike上下學外,

早上啞鈴上半身鍛練,晚上陪妹平板,今晚34秒*8次,進步一秒。

0414(五)

伏地挺身、抬腿。兩者都許久未做了。

0415(六)

平板:35*8,再增加一秒,以每天增加一秒的速度前進

今日雨不小,難得

0416(日)

傍晚到河堤慢跑,算是傷後測試

不敢跑太快,事實上,一開始起步時,還是略略有在痛。

大約三K後倒是不痛了,應該是P物質減少了

只小跑大約5k多,30多分鐘,做一下測試,下週應該可以練了,只是路線要限定在台北段河堤,不要過橋,免得受傷還是得硬跑回不來

2023年4月11日 星期二

2023天天動一動再啟動0410-0411. 連續第9-10天。第10天受傷,但還是會持續

 0410(ㄧ)早上沒到校上課。主要是這門課老師上課在念ppt(事實上,有許多教授都如此),也有錄影可回家讀,所以乾脆在家念就好,遇到部分已知內容也可快轉。

今日運動:

youbike上課來回(這部分不會被記入到天天動一動)

傍晚11k輕鬆跑

帶妹核心平板30秒*8


0411(二)跑步+平板

今天想有效率一點,下午課就不去學校了,根據共筆,今日的課,我大部分已知,自己念舊好,不須往來交通,又枯坐三小時,與其在那坐著自己唸書,不如擬定進度,督促自己努力。

這樣,就像是剛退休那一年(2021),到圖書館讀書的生活一樣。排好每小時要做什麼。也為了不辜負這三小時,今天的確大致有依規劃進度完成複習功課。

也能夠依計劃在五點多開始跑步。

路線是永福、陽光橋來回。

但跑下永福橋,大概在永和端的福和橋下,左腳跟腱就出狀況,這是新傷,前一陣子一直有覺得此處很緊,但沒有確實拉開,所以今天就發作了。

一開始只有微痛,就想把速度放慢就好,不過一直不能緩解。偏偏今天選擇的路線,跑到永和來了,進退兩難,尤其是五公里左右,已經想用走的,避免傷害擴大,但此時剛好在家的對角處,還有六公里,用走的,可能七點多才回得到家,只好忍著痛,速度放慢到六分多,慢慢的跑。




回到家,腓腸肌已經有些腫起來,走路一跛一跛,明天白天沒課,只有傍晚要考試,還可以多休息一下。

目前行動還是困難,貼上肌內效,緊繃感少一些,疼痛也有少一些。

以後暖身還是得多做一些。

晚上接妹回家,還是陪他做一組平板,30*8,沒進步,而且今天感覺頗累,大概是腳傷影響到吧。


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202304天天動一動再啟動0402-0409連續第8天

 這已經不知是第幾回合的天天連續動一動了。

先前或許因為有比賽訓練計畫或其他因素所中斷

但現階段覺得又是啟動的好時機

主要是這一陣子沒有比賽計畫,也沒有太多時間運動

但規律運動卻是必須,即使要花許多時間讀書

所以再次啟動

上篇日記已記載0402-0404的運動內容

而0405和0406則是晚上帶妹妹做核心,目前做到30秒*8的平板撐。十多年前,在流行前幾年便常帶學生做,後來流行深蹲後,漸漸少做了,但深蹲和平板練的是不完全相同部位,所以有必要重練。

0407週五,重訓。這次到文山運動中心,詢問後也確定原先大安的已經不可以使用,以購票入場。之後重訓部分會改到學校做。

0408週六,TABATA,做的是四年前生病後復健期間常做的30分鐘TV版,好像也一兩年沒做了,馬克操部分做不太起來,但馬步卻穩很多,應該是練深蹲的結果。

0409週日,中午跑至馬場町買山內雞肉飯。跑到一半手錶沒電。

2023年4月5日 星期三

20230404兒童節,七星山一趟

 0403在連跑兩天,且算稍高強度的跑步後,當天晚上臀大肌內部,接近髖關節處,十分疼痛,行走或跑步都還好,但側臥壓擠到痛點時頗痛。這是以往從未出現過的痛點,我有點擔心會不會是退化性關節炎找上我,趕緊補吃葡萄糖胺。

0404按原先規劃,今日要帶阿公阿嬤出遊。中午簡單吃個早午餐後至內湖接兩老出發。人數多一人,所以後座要擠一下有點辛苦。

但更辛苦的是因前山管制,得走後山,後山路較彎曲,小時候易暈車的妹又發作了。

約兩點半到達小油坑,我和姐妹共三人登山,媽則陪爬不動的兩老在小油坑遊憩區區附近走一走。

妹走沒多久就一直說頭暈想吐,一開始以為他是貪懶不想爬找藉口,也以為他體力大幅退步(十年前還沒上小學就爬過七星山了,後來也輕鬆爬過多次),後來連吐兩次之後(因為吐不出來,還讓他多喝點水幫助催吐)就完全正常,原來是暈車造成。實驗也證明,常說暈車時要下車跳一跳,讓視覺、觸覺、本體覺各種體感恢復統合,不再紊亂。就爬山而言,下山的動作會比上方更容易統合感覺,可能是下山有更大的重力衝擊腿部本體受器吧。


頭暈不適的妹

這次吐完就好多了


啟登前照一張


所以這次上山花了一個多小時(以往四十分鐘完成),下山則和以往差不多的三十分鐘(因為妹恢復正常)





離開停車場前還發生一小插曲,當時進場時要刷卡,阿公主動遞來UU卡一張,想說讓阿公有貢獻感,就用他這張卡,但裡頭餘額不足。出場時就刷不出去了,只能從這側門停車場跑一趟回去遊憩區,看遊客中心是否可以加值。對想用跑步跑遍世界的我而言,倒算是小菜。但跑過去之後,看到遊客中心的鐵門居然拉下來了,此時也才四點半。當時閃入念頭的是,完蛋,要被困在這,那晚餐預約恐怕來不及。幸好立刻環顧四周收集訊息,發現這裡也有停車場,而且好像有駐地管理室,再跑個一百公尺過去看,果然找到管理人員,順利加值。

也及時趕到大排長龍的松竹園,真慶幸有提前預約。


今天其實沒有跑步練習,但跑力值一下上升到43.3,大概是因為連續運動第三天所致吧。
預估的各項成績,應該比較符合現階段實際能力。



2023年4月3日 星期一

2023春假的運動,4/2-3連跑兩天

 3/31本來應該要去健身房,把剩下的點券加緊用一用。但連續運動幾天後,有點發懶,中午下課後,把車騎到機車行補胎,同時也宣告先前嘗試用的補胎液DIY,失敗。

果然,正式補胎完畢之後,車子就恢復正常。還是要相信專業啊。

4/1週六,下雨,再休息一天,同時也發現大安運動中心維修期間用不完的點券,可以去其他運動中心使用,雖然寫的是游泳票,不過還是可以去問看看。若真的不行,我也想到北醫也有健身房,而且價格還更便宜,一次好像不到20元,不然之後每週可去學校練一次。剩下就來跑步。

今天宓姐請吃晚餐,用他這個月領到的家教費。第一次給女兒請吃飯



4/2(日)好幾天沒運動,今天就想上場了,已經沒雨,十點出發,河濱人不比以往多,大概都南下掃墓度假了,幸好沒規劃出遊,據說在國道上塞爆。

路線是往華中橋,直道來回,經過古亭河濱公園,人爆多,因為這裡有花海佈置

速度上維持在530內,前半程有順風,速度稍快,甚至到500內

最後一K有認真飆速,看看速度可到哪裡?因為邊跑邊想是否要報名北醫運動會的1600M,師大時在田徑場還有過一小風光,現在雖然跑不了100m,200m,但1600M還有些信心,雖然最近有點弱,不過練個兩個月,跑6分內應該沒問題。就是因為抱持這想法,所以後面速度有加快些。

果不其然,後段可飆速到350,但目前這個速度只能撐幾百公尺。

依目前跑力,1.6k應該會在6分48

今晚補慶祝宓姐生日,到新光三越帕泰家吃飯


4/3(ㄧ)早上跑一趟costco,中午睡個午覺後到圖書館,五點出來跑步。
經過昨晚思考,決定放棄運動會了,跑贏不能證明什麼,因為參加比賽的人不多,跑輸當然也沒什麼,畢竟我已五十多高齡(相較於二十歲正常大學生),報名下去或許會加強運動動機,但也增加受傷風險,尤其七月又有國考,我還是按照既有步調前進,要參加比賽的話,可以比照前兩年參加新北市的5000M挑戰賽。



今天穿著mizuno的彈力鞋,倒完垃圾,先拉單槓20下,就跑到師大分部,因為這種彈力鞋,很怕磨損,還是到PU跑道好。

第2K就進跑道,3-10k就讓自己跑到5分內,果然,要練速度,還是到操場跑道好,跑道單純也不用閃車輛,雖然偶有步行者在操場,但這倒不足以干擾太多。本來有打算再多跑2k,只是後來速度已經維持不太住,再跑下去應該會出五分,見好就好。這種以445左右跑的速度是以往在萬芳田徑場常常在練的,一晃也是2017年前的事了,讓我回憶起這舒暢感,以後多多拿回這種感覺。

跑力比昨天進步0.1,所以預估數據和昨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