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1081230年度封關跑,年度總累積1523K,躍居第一

1228週六,中午要去娘家吃飯,早上送完妹去補習後就去跑一趟,時間不多,只有一個小時時間,就往北跑半小時回頭。因為週五做了重量,現在有點僵硬,不敢跑太快,以均速545跑完11K

1229周日整天下雨,本來預計的跑步,只能取消。下午提起精神,看著電視做TABATA,很快就爆汗、喘氣,這種兼顧全身的運動,偶而也要做一次。

1230早上在無聊的主管會報浪費了三小時,下午實在受不了,決定準時下班去跑步,雖然今天下著雨,且雨勢還不小,但年度封關在即,有突破年度紀錄的機會,且渣打馬原本設定要跑到200K(扣除最後一週緩和,其餘三週,每一週要60K以上),因此冒著雨下去跑,下雨天只要小心不要滑倒,其實比較好跑。
所以今天速度反而比週日快,以均速528跑11.03K,心肺上可以更快,只是路面濕滑有壓一下速度。
這樣年度總里程超越104年,當然正如前文所言,運動量不一定比104年增加,因為下半年幾乎沒游泳。而且實際里程數不一定真的比104年高,今年一整年有GARMIN幫忙記,比較沒遺漏。
不過不管如何,這是行政三年半來跑最多一次,也順利逐步完成渣打馬的練習目標。


-->
跑步累積公里數2020渣打馬前一月
1081523.20568.7
1071218.985
1061434.6
1051446.445至11月
1041520.22至11月
1031506.269至11月
1021301.458
1011265.561
1001013.68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1081224游泳、1225跑22.5K,渣打馬前一月累積里程46.54,年度里程破1500,達歷年第三高。有望破紀錄

送走四團外國學生後,最近這一陣子的工作主要在一些計畫的成果結報。
這比較沒有完美度的工作壓力,所以晚上睡覺不再驚醒了
1224下午,接近平安夜,有一些空檔,便決定跑去游泳池運動一下
赫然發現我失蹤已久的易利淨磁力項圈在我的游泳包包裡,游泳池救生員也說今年第一次看到我。表示已經太久沒有游泳了,查了記錄好想開學後就沒游泳了,難怪前幾天游不動,實在是這幾個月工作太忙碌了。

速度不快的游完2000M,約40多分鐘,均速221,還能游得動就感激了,之後會繼續進步。

1225(三)
早上一大早送妹上學,今天聖誕節,弦樂團要在校門口表演。
到學校還不到七點20分,決定來動一下,不要一大早就坐在辦公室椅子上。
到後山走一圈,暖身後,就去健身房拉一下。由於前兩天新聞提到,肌肉流失是失智症的原因之一。
台北馬之後,放縱飲食,最近體重機已經出現76-77的數字,大概是我近十年來的最高標,務必要注意飲食控制,現在晚餐後常吃太多零食。還不到必須盡量攝取營養的年紀。
今天天氣很好,晚上一定要出發去跑步了,之前岱宇馬前有進行過幾次跑兩小時以上的LSD,而台北馬沒有,也難怪後者爆掉,今天就試試看不以公里數,改用時間當目標。

下班回到家,煮了水餃當晚餐,再到按摩椅睡了會,七點半跑出去
今天採用LSD路線,也就是最平緩,最多跑有的往北跑路線,預計往北跑一小時後折返。
一路上速度十分平穩,保持在510-525之間,一直到18K,才跑出530,也差不太多,最後五百公尺飆一下,跑到455。

這個路線從住家外河堤出入口開始跑,過中興橋便會到11K,所以這次就跑到中興橋和忠孝橋之間,折返時間是一小時1分左右,後半程速度也差不多,最後就以2小時2分12秒,均速525跑22.5K。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1081222+23兩天合計23K,目前年度跑量1478K

1081222
連續休息六天之後,今天終於有體力和時間來跑步了。
八點半到河堤,天氣涼涼的但偶有太陽,往碧潭方面跑,目標是碧潭至永福橋來回,這樣大約16K。
今天河堤還是有很多跑友在練跑,大概都是台北馬之後的恢復練習。
一開始速度不慢,應該是一周前全馬賽的福蔭,跑到5分10秒,但接近陽光橋時,就覺得左小腿有些疼痛,立即降速,千萬不要因為逞強而造成嚴重後果。
也決定不要跑太遠,有可能是全馬賽後一周肌肉尚未完全調養好,畢竟已經不是年輕小伙子了,身體復原速度沒這麼快。
跑到碧潭,本想跑到人行道尾再迴轉,結果突然一陣內急,趕緊上了廁所。
這樣一趟是6K多,
回程速度就直接放慢到接近七分鐘,因為腳一陣陣的有疼痛感,在保持可忍受,知道不會惡化的速度下,跑回單槓區,拉了20下單槓。

心得:由於現階段跑速度的全馬後一周,身體還不能徹底復原,這樣萬金石前,是否還要跑國道馬呢?兩年前的經驗是會爆掉。不過又不想放棄加一馬,及練習的機會。
這樣我鎖定國道馬,來練配速好了,也就是不管別人速度,自己保持一定速度來跑,例如500整,試試看用這種速度能跑多遠。

1081223
趁著這陣子工作沒這麼忙,我五點就下班回家,立刻又到河堤,這是因為希望在渣打馬跑出好成績,所以這個月必須加強跑量,希望能有200K,則前三周,每周必須要有55K,一周至少要練到四次。
今天也把周年慶買的新鞋拿來用,跑時覺得緩衝保護夠,也沒有昨天的腳痛感,不知是身體復原有進展,還是鞋子問題。
最後以均速512跑完11.03K,今天路線設定在永福、陽光橋,因為待會要接妹,時間不太夠。不然其實可以多跑些。

又到年末了,把以往慣用的跑量統計表拿出來看,赫然發現今年是擔任行政近四年來,跑量最多的一年,已經到1478K,-而且還有一周,很有機會締造年度跑量紀錄。
原因應該有以下:
1、為了加強病後復建,也證明身體復原,今年,尤其上半年練得很勤。
2、全年使用GARMIN紀錄里程,比起以往用估計的(通常會低估)多了不少里程,也就是以往不一定跑得少。
3、今年游泳時間大幅降低,這是我明年要改進的方向,畢竟上半身肌力也很重要,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1081220居然游不動泳了

今天心血來潮,趁空去游泳
居然兩三個月沒游(上衣次可能在九月)
游了200m,手就感到酸意,連續游到900m,就休息了
這也太退步了吧。
之前隨便下水都是至少1500m起跳,而且是因為時間因素,能力上2500m,上半身都不會酸

看來也要找時間游泳了。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20191215台北馬,阿北加油,又是抽筋地獄,幸好保四成功。已經很久沒有排名如此之後了。(台北馬歷年第四差成績)

跑了這麼多年,慢慢了解身體跑全馬的幾個狀態。
早期一年跑2馬的年代,身體無法適應長時間的跑步,雖然速度不快,但每每後半段肌肉痠痛,且會持續幾天。
後來隨著跑量越來越多,越來越有經驗,也跑進四小時內,腿不再痠痛。
但隨著速度有越來越快,開始有爆掉(抽筋)的情況,例如2018萬金石、2019烏來馬以及這次的台北馬又出現。
當然一切的練習足夠,跑量札實,也有順暢三小時半以內完賽經驗,例如2015年末、2016年那幾場賽事,因為練習226,強迫每天的運動,訓練精實,個人紀錄都是在哪一時段所創下。

2016年末擔任行政工作,工作忙碌無法有足夠練習,成績真的就逐漸退化了。這次的台北馬更是在忙碌的工作之後來跑,雖然還是有練習,但時間因素,幾乎都只在17-18K的每次跑量,長距離高速度的肌肉力量還是嚴重不足啊。

早上五點起床,早餐、廁所完畢,五點40分出發,還是停在玉山銀行旁走過去。
和老婆在寄物區就分手,今天他另有任務要陪一位初半馬的朋友跑。

寄物完,七點十分,就進分區去,今年的分區又比前年改善些(去年因生病終止了連十年的台北全馬,不知如何),畢竟是銅標賽事,有一定的規格吧
不過到後來,我看應該還是有人擠不進來,管制口前的空地不夠大。

等待的同時,進行暖身,天色開始濛濛亮。還算是涼爽,不過待會太陽出來就不知了。


往全馬寄物區前進

後方就是起跑點

六點半準時起跑,一開始除了前兩K跑不出去外,其他時間都太嗨了,跟著B區跑友速度前進,第3K起就以440-450的速度再跑。是有想到這個速度是否太快,畢竟昨晚還設定三小時40分內完賽,原來的設定是以每K459的速度來跑跑看。
不過因為身體負荷得了,就想試試看440-450的速度。事後想起算是太久沒跑長距離速度跑了,忽略自己撐不了太久。不過當時的確有測試自己能耐的想法。
果然20K多時,就有點齁不住,在補給區流連久一點,第21K跑到521。
前半程跑1小時43分46秒,還算可以。
(半年前的2019萬金石,前半程也跑1小時43分多,但後半程大致上齁得住,最後以339完跑)
不過接下來,訓練不足的窘境就出現。25K之後就跑不進5分內,330配速團也跟不上了。
28K開始有大抽筋訊號,必須停下來走走緩解
30K後跑不進530內,且越來越慢,主要是有時必須用走的,37、38K甚至跑了將近9分速。
最後的基隆路、信義路,一方面可能已過撞牆期,一方面接近終點,再一方面為了至少跑進四小時內(萬金石免抽籤資格)
勉力在回到七分內。
最後就以三小時55分多,完成比賽。是台北馬自從2010年來跑最差一次,回到全馬經驗只有五次的當年。也比上次跑山路也更熱的岱宇馬還差





究其主因,有以下幾點:

1、跑量不足,尤其是28K以上的練習,上次岱宇馬至少有完成一次長距離LSD。
2、延伸第一點,配速過快,欠缺跑長程近期自身實力的認知。
3、最不該的一點,也算老經驗的我,今天穿了新襪子和過薄底層的跑鞋,導致不到10K,腳底便有將起水泡的異樣,果然中段腳底板便長成水泡,每跑一步都很不舒服,這或許也使得我變換肌群,導致更快抽筋的下場。而現在更是腳底兩大水泡,不易行走。

結論及經驗
1、這一場比賽,其實心裡有數,不會跑得好,但隱約也有想試試看自己能耐,這也是我一開始配速稍快的原因。就算是當作練習賽。明年初的渣打馬,才會是我的期末考驗馬。屆時要設定在330內,也才能確保,明天台北馬可以免抽籤。
2、大約25K處,旁邊一位加油的20多歲小姐,向我大喊[阿北加油](應該是針對我,因為前後沒人),這是人生以來第一次被喊阿北加油,讓我有大澈大悟之感。以後要自覺在別人眼中真的是大叔了。
3、今天實在不該穿著有標誌學校名稱的衣服(來自十年前學校教師組隊參加美津濃金山接力賽),跑得不好,太丟臉了。







結束之後,清爽起來了

結束之後,不復一小時前的頹靡

離場前,幫還在努力的跑友加油

今年的便當頗高級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1081207關渡祈福跑7.8K,1081211跑18K

1207週六天冷下著雨,之前已經報名了關渡祈福路跑,主要是便宜贈品多,距離不長全家可跑。
早上五點多就起床,天氣頗冷,開車到關渡時已經六點四十分,附近已無車位,稍微開遠一點,車位頗多,走過去也才七點。
這只能說是健康路跑,不算比賽,沒有名次之分,不過為了下周的台北馬,我把這場當作是賽前速度練習,全場大約就是以430以內來跑,只是最後兩三公里,受到內急影響,速度稍降一點,還是有430多,進入極不明顯的終點後,持續加速,因為要去廁所解放。最終以34分16秒完成7.8K,均速每K423.5,大約兩百公尺53秒。是以前常跑的速度。
跑完還等一下抽獎,不過因為太冷,身體也濕怕感冒,沒有完全聽完抽獎。

1209、1210忙著新加坡最後的送行,沒時間跑步,不過1210下午放學前有去拉了些重量。
送完這批貴客,今年的大業務大致告一段落。

1211早上就決定請假來跑一點,不然周日台北馬又要辛苦了,時間不多,只跑永福橋、碧潭橋尾段碼頭來回,湊到18K。大月事昨日重訓,腿部肌肉緊繃拉不開,速度也很慢,後段又肚餓血糖低,均速只有558。




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1081127跑16.54K,1201跑18.63K,1204跑17.68K

1127
這一周新加坡師生來訪,等於是多一項工作
趁他們這幾天到花東四天三夜之旅
下午請了兩小時假來跑步
路線是碧潭橋、永福橋
先往永福橋,過橋後往碧潭跑,這樣到碧潭還不到10K,
最後回到水門,以89分26秒完成16.54K,均速在524,全程大約是跑在510-520,除了最初兩K的暖身和13K起的530後。

1201
今天周日,昨天帶了妻小去貓空探路,小走一段山路,不算有運動到。
早上七點多就起床,8點半多到達水門,謹記上次口渴教訓,今天帶了300CC水瓶,藏在水門後,免得被阿婆們資源回收掉。
843開始跑起來,此時跑團們還有一些還在跑,因此自己的速度也沒有慢,大部分路段都跑在五分內,來回將近三趟景美、永福橋後,以93分46秒完成18.63K,均速在502。
今天出大太陽,雖然溫度不高,但進入曝曬區並不好跑,就把這當作是台北馬天氣好情況下的練習。
跑完慣例拉了20下單槓。

1204
昨天帶新加坡老師們到貓空午餐,結果發票開錯,雖然可以用寄的,但為了加快報帳速度,決定自己跑上去換發票。
真的是跑上去,因為早上出門看鏡子,覺得自己臉色深沉不健康,想必是最近壓力大,肝腎解毒功能都受影響,務必要運動紓壓排毒。
申請了公出後,十點在木柵水門起跑,先往恆光橋跑去,再上山,上一次跑這裡,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的貓空賽了,時間過好快,一下就將近一個半月。
當然和上次比賽不能比,這次只想紓壓練心肺,所以速度拉很慢,最後以105分22秒,均速558,完成17.68K,比起貓空賽跑20.6K僅花費103分40秒,後者比今天的耗時還要短。
不過並不勉強,有運動到就好。

好笑的是,今日接獲11月13日在慈濟醫院的體檢報告,上頭指我體重過重,體脂過高,需一周五次以上的運動。醫院應該是弄錯對象了吧,我雖然吃不少,但體重應該還在標準。運動量也不算少吧。
不過,倒是提醒我,最近真的吃了比較多甜食,很有必要好好節食一番。晚餐後不要再吃零食了。
另外,我的左腎囊腫的確又大了一些,雖說醫院都說應是普通狀況,但還是令人有點緊張。
好消息時,各項血液、尿液、癌指數都在健康值,身體還算是不錯的,目前生活作息也應屬健康的,繼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