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第三年參加岱宇馬,原因有
1、報名費便宜
2、去年因病,雖報名全馬,最後只跑9K,這次算是補償
3、時間恰當,順便來台中玩。
很早就預訂了這場比賽,這次搭配的是長榮桂冠酒店。
週六在家簡單吃了午餐後,一點十分出發,三點十分便直達酒店,台中天氣很好,不像台北的陰霾。
這次運氣很好,被升等至闔家套房,有兩房間,包含兩盥洗室,兩電視,超大的房間,有可能是在台灣住過的飯店房間中,最大一間。
稍微休息到四點,就到樓下游泳,今天泳池水偏涼,只有我們一家,但也游不了太久,明天還有比賽。
五點我到三溫暖,沒有冷水池,實在不能算三溫暖,不過烤箱溫度算夠。
六點打個桌球後,就出外買了滷味和薏仁粥,這兩年來台中必買。
近八點晚餐。今天食慾超好,午餐、晚餐都吃很多,大概是身體已經預知明天要超負荷活動,好像也的確是如此,這幾年跑全馬前一天,都會食慾全開,一方面也是自己開了綠燈。
早上四點五十分去樓下拿了餐盒(永豐棧的是送到房間),吃點三明治,五點25分,慢跑至會場,妻女三人要六點十分才起跑,可以晚一點出發。
寄放行李後,就到起跑線暖身,這場全馬人數沒有前年多(後來查了資料,少了四百多人)。
準時0550起跑,跑不到1K,就被交警攔下,此時跑友幹譙聲四起,因為這一群是有爭分組機會的,而且才剛起跑士氣正旺,路跑比賽通常不會那麼快就把跑者攔下,至少要等這一批想爭名次通過。
後來也有幾次被攔下,不過那已經是中後程,跑者已經分散、並不會計較也可趁機喘一下。
3K
這周工作忙,晚上睡不好,也很久沒跑全馬(上一次是五月烏來爆掉馬,半年馬最長距離只有十天前的30K),所以有提醒自己不要跑太快。除了前幾K,跟著大隊還是跑進5分以內外,其餘大多在500-510之間。
10K
跑到17K左右,也就是彩虹爺爺、嶺東科大附近時,突然覺得很累,應該是所謂撞牆吧,趕緊把速度再放慢,果然不久之後,疲累痛苦感就稍微消失,這讓我終於知道何謂撞牆,以往沒力就完全沒力了。
可以把全馬能力想像成大水塔,大水塔的水要用小水桶盛出來,給機器使用,機器用水太快,導致小水桶來不及送水過來,就是撞牆。如果機器降速,水桶供水來得及,身體就能運作。
當然,能不能跑完一次全馬,還是要看自己大水塔儲水夠不夠,這就是平常的跑量夠不夠。
水桶盛水效率,則是要看代謝運作流暢度,也包含糖分的使用,這個可能要靠速耐力的訓練。
22K爬上望高嶺後終於見到大下坡,衝刺趕了不少時間回來,接下來就是大上坡了,仿上次的跑走策略,度過這關,這關也是分隔實力的篩檢處,跑者間的距離被拉大,之前在你前方不遠處,過了這點,視線上就再也找不到。
27K超長上坡,在攝影師面前有撐起來跑
30K後大都下坡,基本好跑,不過我在32K下坡處,提到地上的水泥結塊,此時速度不慢,肌力卻已變弱,因此撐不住下墜力量,仆街。跑了十多年,還第一次跑步跌倒,幸好是人行道,旁邊也沒車,前後跑者都很遠。
當下第一件事是翻身看看是甚麼導致我跌倒,稍微檢視一下傷口,就繼續跑了,志工詢問需不需要協助,其實還好,只是破皮流血,一些皮肉傷而已。
這次36K後進入市區的感覺沒有兩年前辛苦,我可以維持一定速度,當時就覺得應該四小時內沒問題,爬完最後一個上坡虹揚橋後,雖在紅綠燈被攔下,但之後可以六分左右前進,此時只要能保持在七分內,就可以確定四小時內,甚至有機會破兩年前紀錄。
33K
40K,剛被交通管制攔下來,所以身邊有一堆跑友
41.5K後來大家距離又拉開
最後轉進市政府旁道路,總覺得台灣大道好遠,不過一步一步還是到達,此時還有30秒就355,拿起最後一份力,全力衝刺進終點,以3.54.54完成,比兩年前少了4分鐘。
https://bravomonami.blogspot.com/2017/11/20171105358394645413414334.html
慢慢走回飯店,泡了熱水澡,清洗傷口,12:10離開飯店,回到台北還不到兩點,只開了1:45分左右。
這場因為表現不錯,就把晶片捐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