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贈送終點照片一張
今年新的服務,終點衝刺影片。人好多
一年一度的台北馬又來了,這次在寒流來襲下,大家都做好破PB的準備。不過我本身因為前一陣子生活重心不在跑步進步,加上幾次跑步練習,跑快跑不進430,跑LSD又會在後段爆掉,所以一開始就抱著保守的心態,不要說期待破PB、跑進330,只敢要求自己務必要保四(印象中停留在兩次的萬金石後10k爆掉,無法保四的印象中)
早上四點40分起床,吃個貝果,小上廁所後,騎車載老婆至光復南路停車,從去年開始車停在這,結束後從小巨蛋走過來不會太遠。
到達寄物區就和老婆分開,她要去半馬區陪大學同學跑。排隊寄物結束(第八車不知為何,人最多,別車都沒有人排隊),就往會場前進,目前氣溫是9度,天氣有點冷,但比預期好些,遠遠比不上七年前的極地寒流。
並不是因為冷,只是還有點時間,就到地下停車場上廁所熱身。若真冷,此處也是避寒的好所在。
樓上臨時公廁排隊很長,停車場這邊反而還好,我還補上一次大號。
六點十分,到樓上C區,今天不像以往繞圈跑暖身,剛剛在地下停車場已經拉過筋了。
出發後,以穩定的五分多速來跑,天冷不太出汗,但也沒多冷,跑到金山南路附近,就把暖暖包丟掉,不像當年需要手抓著暖暖包跑全場。
路線據說有變,但前面11k完全相同。我的速度上一直維持在五分多一些,不費力,不需要動用到兩吸一呼的節奏。第8-9k就覺得有絲餓意,為免情況惡化,吃了一包能量膠,每站都有補運動飲料,不補水,增加糖份攝取,也避免肚子水太多。
在中山北路上,追到了345配速團,當時有些覺得他們配太快,應該是340配速吧,後來才確認,他們是以大會時間來算345,因為也晚一些出發,所以配快一點。
本來跟著345配速團跑一陣,但後來擔心補給時人潮太多,而且他們的配速速度比我慢些,於是就在民權東路附近時超車,跑在他們前面,但速度也差不多,所以可以聽到後面他們彼此的加油提醒聲。不跟配速團跑,還有個理由是,其實頗危險,人太多,可能會踩到腳而跌倒,今天就在我旁邊實際看到一例,前幾年也有看過一次。
第15k,上中山橋,加上依慣例每年都會去橋下廁所跑一趟,所以時間拉到554。21k應該是上高架道路,所以速度也慢了一些。
第K時,
在高架道路上,偶有些風勢,速度降到510-520之間,22.5k左右,一絲的餓意又出現,開了第二包能量膠。
第27k下橋,不敢像以往暴衝。速度只有502。
之後進入河堤,此時速度降到520出頭,肚子又開始餓了,但已經沒有能量膠,出發時只帶兩包,此時有點恐慌,後來發現補給站有提供白白的方塊,一開始有點怕是我最痛恨的鹽錠,但還是抓了一把,開了一包試試,若是鹽巴就放棄,結果微甜,可能是葡萄糖,他的出現算是我的救星,後來整路上糖分補給就靠它,吃了大約十包有。吃的時候,配著運動飲料,根據小腸吸收糖分的原理,糖加鈉離子,最易被吸收,我也的確很快止餓,補給部分問題解決。
第31k花比較多時間,應該也是在補給站待久了一點,喝了兩杯運動飲料。
先前跑量最多到32k,這次也差不多,在35k就硬生生降到530,這裡有民生慢跑提供私補和音樂加油,去年喝了薑茶還是咖啡?今年則受贈一杯可樂,感謝民生慢跑。
這次全場沒有抽筋感覺,也沒有以往的疲累,至少不需靠意志力,不過速度是漸漸變慢,應該是肌力不足了。
38.6K出河堤,兩年前在此爆掉的記憶猶新,不過那次是前半程跑450,這次順順跑,雖然不快,但輕鬆無痛苦。
此時終於出現所謂的路線更動,以往會經過南京市場,但印象中此處交管不易,一堆市民想要過馬路到對街的市場,這次就改直接由塔悠路讓到南京東路。最後兩公里多,秉持馬拉松戰術,前段守。中段穩。後段衝。此處就是衝的時候,於是自己越跑越快,居然來能跑到447~434,顯見前段似乎有點守過頭。
最後就以3小時41分06秒完成,雖然比不上前兩年都跑進340,但在寒風協助下,保四成功達到階段目標,同時沒有痛苦感,算是很順利的一場賽事。
台北馬實力越來越強,慢慢去逼近日本馬拉松的狀況,據說,這次要有317才有1000名內,近幾年在各跑團和各種科學化訓練下,台北馬越來越好看,當然今天天氣好也是重要因素。
和老婆集合好後,回去騎車,路上經過中崙市場,趁機把熊好券用一用,今天最後一天。
賽前報到領到的物資
賽前治裝,現在比較找不到路跑照片,通常都要付費了。
寄物前,照一張
我的手錶顯示不到42.195,有可能是GPS跑掉,因為跑的時候有些路段速度居然只有7分多,應該是不可能這麼慢,整場的速度應該都保持得很穩定。
今年收費更貴,但便當弱了不少。
賽後紀念品也比以往少很多。
這次算是暢快健康跑,若再跑認真一點,應該還是有330多的實力。
跑到30k,大概就知保四沒問題,當時應該野心更大些,設定在340內,其實有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