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28兩天,天氣非常寒冷,有八年前極地渦流的感覺。
本來是一個跑步的極佳天氣,但是實習期間每天八小時的工作,著實累著了我,放假天居然大部分時間在家休息,沒有之前過動到只要假期都往戶外跑。
0127(六)至內湖娘家吃午飯,三點回家後也不想出門了,躺完按摩椅,整晚居然都在家追劇,晚餐就是簡單的泡麵。沒想到自己會過這種以往被自己厭惡的生活。
0128(日)今天就不能再頹廢了,早上九點跑出去,因為很寒冷,有先在家原地跑步暖身。
0127,28兩天,天氣非常寒冷,有八年前極地渦流的感覺。
本來是一個跑步的極佳天氣,但是實習期間每天八小時的工作,著實累著了我,放假天居然大部分時間在家休息,沒有之前過動到只要假期都往戶外跑。
0127(六)至內湖娘家吃午飯,三點回家後也不想出門了,躺完按摩椅,整晚居然都在家追劇,晚餐就是簡單的泡麵。沒想到自己會過這種以往被自己厭惡的生活。
0128(日)今天就不能再頹廢了,早上九點跑出去,因為很寒冷,有先在家原地跑步暖身。
0121(日)參加已過世十多年小舅的女兒婚禮,小舅僅大我八歲,小時候住在外婆家一直受他照顧,所以智芮婚禮,我是一定要到。
身為協助婚禮的攝影師(其實我掛名是招待,但工作量不大,就來協助攝影),自己照片不多。
將近四點婚禮才結束,一出門就覺得很冷,開車到半路,就有要拉肚子感覺。
回家後,開始有畏寒感,雖然今天寒流來襲,但很明顯這是要發燒前兆。
也一直拉肚子,米湯狀,確定應該是食物中毒,不過只有我一人如此,腸胃比較敏感所致。
這種冷的感覺,好像是當年富士山的受寒感,晚餐也沒吃,洗澡後不到九點就躺在床上,蓋著兩層棉被,寒意還是不斷來襲。
直到晚上十一點,畏寒感才消失,應該是自己的免疫系統打贏了。
吃一點優格和木瓜,讓益生菌協助腸胃道整理環境。
晚上還是拉了兩三次肚子。
早上起床算恢復精神,本來還擔心得請假。
中午也沒吃飯,喝一瓶優酪乳。也不餓,讓腸子清一下。
不過今天就完全沒運動了,休息保養一下。
0107從金門跑馬回來後,照例是要休息幾天。很明顯的這次跑完沒有上週跑完的肌肉痠痛,再次驗證跑步需要累積,跑完全馬,身體會開始往全馬需求儲備,一週後都還堪用。
金門馬後這一週就沒跑步了,只有在12日小跑至運動中心游泳,也不是游長程,游了些仰式、打水等平常沒練的部分,腳踝還是疼痛中,沒有游泳太多。
1/13選舉,選完去運動中心重訓,人不多,但不敢做深蹲,一樣是腳踝問題,主要練了胸推、抬腿(腰部)、單槓、大腿。
1/14藥學系授袍,特地報名參加,感受人生難得的經驗
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中間只休息用餐一小時,行程十分滿檔充實。
回家後都已沒力,晚上十一點就入寢,沒有時間做運動,利用上下班快走或是跑步或騎車,但只不到兩公里,強度不大,也不能算練習
0120週六
早上六點就起床,因為十一點入睡,七個小時足夠了。
休息了一白天,下午五點多出發跑步,路線是陽光橋、永福橋,十公里多路線。
根據上週實習上班小跑的經驗,一開始還頗痛,多跑兩次後慢慢沒有感覺。
所以結論就是,休息也不用太久,適度復健運動是必須的,但量不能一下子放太多。
今天跑10.8k,腳踝偶而微痛,甚至大部分路段沒感覺,已經不會像以前痛到不能跑,顯見之前一週不經意的微跑量復健發揮效果。
不過全程速度只有六分,一方面可能體能下降(看心率高可知)但主要是速度到五分多時,腳踝會比較疼痛,目前還是復健跑階段,不要操之過急。
跑完身體精神都恢復,擺脫了一週實習的操勞疲憊。
順利完成掛念在心裡的比賽。最早報名是因為沒有抽到台北馬的補償,加上想跑跑看著名的三年半前訪金門時尚未蓋好的金門大橋。
報完名後因為機位只能搶到1215那班,而比賽在七點才開跑,這樣得在三小時半完賽,才能充裕趕上飛機。但已經好幾年沒有跑進過330了,所以心裡頗焦慮,也開始練跑起來。
一陣子後航空公司釋出加班機,搶到1350那班,這樣時間應該夠,心情頓時輕鬆,雖然後來班機又改時到1315。這樣就算四小時半跑完的1130,應該也改得上。
好死不死,十一月渣打馬後大受傷,左腳踝積水狀況和疼痛使得五十天沒能練習,一練習就痛。這樣又使得趕上回台班機成了變數。
賽前一週的元旦馬,便感受到長久不練習的下場,跑得慢不提,不僅腳踝了,渾身疼痛。
這一週積極的復健,天天用按摩槍、按摩椅,也在急性期過了後,賽前四天用熱敷促進循環止痛。身體由賽後第一天的完全不能動,逐漸恢復到賽前只剩腳踝有痛感。
當天早上五點半多自行起床,吃了點昨天買的燒餅,上了廁所,貼紮、抹凡士林、穿上服裝,吞下保養品和一顆半普拿疼。6:20出發,機車停到會場旁公路上。之前多慮了,其實有很多離會場不遠的停車地點。本來已經往會場走,又回頭去7-11買熱咖啡。
寄物區排超長,不過後來讓全馬先寄物,不然真會趕不上。
出發了,速度約在540(因為回來後忘記按下手錶的儲存),所以各路段計時都憑不牢靠的記憶。沒多久腳踝就有點痛起來,不過還好,在貼紮和止痛藥加持下,仍能順利前進。
跑了十二公里後上金門大橋,上橋前吃下再一顆普拿疼。橋上去程順風還算好跑,540的配速一直能維持到20多K,除了部份補給站多了幾秒,上一場在21k後就明顯沒力,這次倒不會,畢竟一週前練過。
只是小金門路線起伏不斷,到後來太陡的上坡都用走了,下坡也不能跑快,腳會痛。所以速度受限,但如果是平路,大致上又可以回到550左右。
34.5K上橋,這時是本場比賽最艱苦的時刻,風超大又上坡,得側身跑以解風勢,長上坡得用走的,這五公里的橋上賽道,徹底把我原先六分內配速擊敗。
下橋後可以感受到已經無力,不過比上一場的大腿痠痛好多了。這次倒不會痠痛(除了腳踝疼痛)不知是前一場賽事把肌力提升,還是吃了普拿疼效果,加上最後一顆(回程上橋前)今天共吃了3顆半,成人一天最多八顆,否則傷肝,但我在短時間內吃了三顆半,或許也略有影響。總之,僅此一次,以後不要再玩這套了。
最終以四小時23分49秒完成比上次元旦馬快了四分鐘,元旦馬路線平直,風不算大,金門馬風大而且上下起伏不斷,難度高多了。所以今天的體力若跑元旦馬,就算一樣受傷,四小時十分應該沒問題。不過這路線確實難跑,以前有跑過強風吹襲的西濱海風馬,也跑過路線起伏的各種山路馬。但同時兼具強風和起伏山路的只有金門馬,老實說,就算以狀況巔峰的八九年前,要在這跑進三小時半也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幸好沒有膽大的真的訂下原來十二點15分的回程班機,不然真的會在金門都待一晚。
在跑這場賽事,也想到以往許多情境,戰地風光景色,想到三年半前、甚至十一年前到此參加游泳賽的記憶,風景沒多大改變。在金門大橋被風強襲時,想到226賽騎自行車北上時,也有相同的辛苦,不管哪一種,現在都只有完成挑戰的喜悅回憶,當時現場痛苦的過程記憶都僅有淡淡的印象。
一月六日週六,捷運轉搭乘1350班機至金門。三年半前帶全家來游泳過,金門也沒什麼改變,熟門熟路。先領了租好的機車,往市區前進。
結果五十天前一場大受傷,感覺不痛後跑起來又痛爆到不能跑。整整五十天沒有練習,只有小跑過六公里左右的測試。就憑藉的以往經驗,加上不限定目標,甚至容許破PW,這次就硬著頭皮上場,沒辦法,金門馬要是沒在四小時半內回來,可能趕不上飛機。
地點在馬場町,離家近,所以早上睡到六點,吃過飯上廁所,六點半多才出發,十五分鐘左右機車車程。只是一開始沒找到車位,停遠一些,橫跨青年公園走進馬場町已近七點,寄物時全馬組在七點整已出發,不過還好,過了兩分鐘我也通過起跑點,算是最後一位出發者。
一開始速度就在六分整,左腳踝在肌貼的保護下,倒是沒有太大痛感。速度是可以快些,但深怕腳踝會痛到不能跑,就壓下來。後來前半程速度差不多都在六分內,除了補給站的停留。